论奇经八脉
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之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间,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
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炁冲开,故能得道。
〖注:常人阳炁不足,阴炁有余,致八脉闭而不开,止行十二经络。惟修士以非常之手段,积累阳炁,点化阴质,冲开八脉,则全身炁通无阻,体返纯阳。各种修炼关窍,总之不离八脉,故可由此得道。〗
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
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炁冲开,故能得道。
〖注:常人阳炁不足,阴炁有余,致八脉闭而不开,止行十二经络。惟修士以非常之手段,积累阳炁,点化阴质,冲开八脉,则全身炁通无阻,体返纯阳。各种修炼关窍,总之不离八脉,故可由此得道。〗
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
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
而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通涌泉。
倘能知此,使真炁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而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通涌泉。
倘能知此,使真炁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标签:奇经八脉(2)
气功学网心语:行善积德以修心,心静心稳再修真,积精累气入玄门,始知我命不由天,气功学,学气功!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