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一个专业的气功网站!

精气神的概念

叁紫道人

药王孙思邈

精气神的概念,先秦著作《老子》《庄子》《管子》《孟子》《黄帝内经》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有所涉及。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但精、气、神三者作为一个与修炼相关的组合系统出现,是在道教的开教经典《太平经》中。《太平经》认为精、气、神三者彼此协调,有机地联系起来运作,人才能长寿: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道家修炼与中医养生都会涉及存精、养气、守神理念和操作。

那么,什么是精气神?

1、精:人体有用的所有精微物质

笼统地说,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进一步把它分成广义跟狭义来看。

广义的精,包括对人体有用的所有精微物质,比如精、血、津液,分布于人体各个部分,起着不同的作用。

狭义的精,指肾所藏的精,尤其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它秉受于父母,承载着祖祖辈辈的造化之基,它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基因。

它在个体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可以发芽,开枝散叶,开花结果。也就是说,肾经可以促进和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肾精所化的气,能够抵抗内外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先天之精又称元精。

由先天之精延伸而来的,还有一个生殖之精的概念,这指的是人的生殖繁衍之精。这里得注意,先天之精跟生殖之精是有区别的。

先天之精强调的是源于父母,带有祖辈的造化之基;而生殖之精,强调的是本人的生殖之精,带有先天之精的烙印和信息。跟先天之精相对应,就有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也称水谷精微,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供人体日常生命活动之需。「精气神」这三宝之中的精,更强调肾所藏的精,尤其是其中的先天之精。

2、气:脏腑经络的背后推手

气有广义、狭义之分,精气神学说中的气,其实广义、狭义都涉及,但在真正的修炼层面,还是用狭义居多。

狭义的气,指的是运行于全身、肉眼难见、活动力很强、类似于自然界气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器官活动的动力。

由于活动力很强,所以气能推动津液和血的运行,还有控制体内液态防止无故流失,以及促进体内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作用。道家与中医所说的气,都具有物质性,但以功能性为主要外显。

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

先天之气,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生命动力,所以有元气之称。这里要注意,道家也好,医家也好,凡是牵涉到个元字,比如元精、元气、元神,那么都来源于先天。这个元字,跟原始的原字相通,代表本原。体内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元气也可以由元精化生而来,存于丹田。

后天之气,则指呼吸之气与水谷之气,从道家来讲,主要强调是呼吸之气。先后天之气的关系是:元气启动了生命活动,为后天之气的摄入奠定了基础,而后天之气又不断培补先天元气,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至于后天之气是如何补充先天之元气的,它的操作往往是:在深呼吸的作用下,让这种气能下纳丹田。

如果放在中医里表达,就叫做“宗气下资元气”。这里还有些技术关窍,宗气下去了,不是自然就能化生元气,它还必须通过合适的神之火的温养来改变它的质地,才能充实元气,为什么强调元气?因为从修炼的角度,先天之气的品质是纯于后天之气的,它的功用更广,也更高级。

3、神:元神日损,识神日益

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元神,用白话表达,就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一套人体控制系统。

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是后天的学习以及各种生活经验记存而来,它的作用就是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老子《道德经》说“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学识。

元神与识神的关系是:元神可自调节或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识神则主要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但如果识神过于活跃,就会干扰元神对人体的自调节功能。

所以调神又有了广义跟狭义之分

狭义的调神,是指调节心理活动;广义的调神,既包括调节心理活动,也包括调整我们生命活动的调控系统。精气神三宝中,因元神具有主宰之能,所以为三宝之主。东方的内修强调通过收敛识神而让元神显露,以发挥元神的潜在作用。

“炼神者,炼元神,非思虑欲念之神”。也就是重视先天之神的观照。这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有点像老子《道德经》所说的为道日损——减损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元神主事的虚灵状态。

精化气,气化神

从相互化生的角度,精化气,气化神。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从谁统御谁的角度看,《青华秘文》力倡“神为主、气为用”精从气,也就是说,无形统御有形,神能御气,气能御精。

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精气神在养生学上的意义在于: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疲是疾病或衰老的状态。我们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一定道理的。

寡欲,寡言,寡思

如何保养精气神?从浅的说,就是做到寡欲、寡言、寡思。

1、寡欲可以养精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会丢失过多的精液,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类经·摄生》指出: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2、寡言可以养气

寡言(就是少说话)和适度运动可以养气。中医有句话叫做劳则气耗,我们都有体会,当过度使用体力的时候,就会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的感觉,这就是耗气了。同时,长时间大声说话也有这种感觉。所以,体力活动要适度,长时间大声说话也是能减就减。

3、寡思可以养神

我们都知道,思虑过度会耗神,这个现代人都有体会。那么,耗神的下一步是什么呢?就是耗气!因为气能化神,气是神的生成来源之一。所以,用脑过度一样会有体力上的疲惫感。我们作为一般人,不可能一天到晚不思考,但要有个度。

寡思的前提,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志闲而少欲」,这样才可以把思想负担尽量减轻。

三田精满,五脏气盈,谓之丹成

往深一点说,精气神学说也可用于内修。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过:“精气神三字,惟道家言之独详。”

北宋张伯端《青华秘文》说:“金丹之通,始终以神而用精气者也。”又因为精气神三者之中,精为基础,所以,固肾强精为「筑基」之要。又因气能化神,也能作为气化的动力而生精,所以,又以养气为要务。

马丹阳,也就是《射雕英雄传》里面中神通王重阳的弟子、全真七子之中的马钰,在《丹阳真人语录》就强调说:“学道者无他务,在养气而已。”现代干脆就将各种内修的方式,都用「气功」两个字来统括。这个称谓不一定精确,但大家也习惯这样用了。

其实用神才是最高端的,之前讲到的后天之气转化为先天之气,就要靠元神的观照。正因三者之中神为之主,所以内修的较高阶段都强调调心。道家内丹术强调“存三守一”之道,这是练功要则。

什么是存三?

这里的“三”指的是精、气、神,以及它们所会聚的上、中、下三个丹田部位。

守一指的是意守丹田,至于守三个丹田的哪一个,就要看你是处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哪个阶段了。金元时期,王重阳倡全真教炼养派。什么是全真?

“全真者,保全天性,修缮我性,齐物格致,舍妄归真也,即是全精、全气、全神也,也即全其先天性命也。”内修的代表性操作是内丹术,内丹术最常见的操作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内丹理论认为,人出生之前,先天的精、气、神是相互团聚的,是一种“三元合一”的状态,内蕴着强大的生命力;但出生后,人的精、气、神就由团聚状态解体而一分为三,分则意味着耗散。所以,它的锻炼要则就是使精气神由后天的耗散状态复归为“三元合一”的先天团聚状态,此即所谓返本还元。

《紫清指玄集》说:“能固其精,宝其气,全其神,三田精满,五脏气盈,然后谓之丹成。”因此,所谓炼成内丹,也就是人体精气神的充盈并圆融。正如《黄庭内景经》所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

其实,一切内修锻炼方法,都是以“全精、全气、全神”为原则的,目的都是为了固养精气神,以求健康长寿。

    标签:精气神(3)

    登录评论 (已有 条评论) 点击登录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