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中有一修炼叫做“金丹大道”。如果摒去那些繁复经籍教义,我们能够发现,丹道其实离我们很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里的轻、浅,绝非贬抑,而是说大道简便易行)。
修道,不必到名山大川,三山五岳,十方丛林。在哪里?在心里!如果把“灵台方寸山”作为上联,大多数人对的下联一定是“斜月三星洞”。那么,横批呢?有人题“灵山寻心”,我题“只此一心”。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其实都是修心。所以,最佳修道地只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修道之人经常要炼丹,什么是炼丹?道云:“无所事事,谓之炼丹”。人如果能够做到无所事事,摒除私心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物我两忘﹑与道合一,丹亦何必炼?丹至于不必炼,乃善于炼丹者是也。无上之道,原无可道,无上之丹,原无所为丹。此乃“丹道轻且浅”者。如果执迷不悟,或者被人误,或者自迷,那就与“道”背道而驰了。
炼丹,本质上讲,就是修炼精神使之处于虚静。道家倡导“性命双修,心息相依”。“性”即精神,“命”即身体。“修性”即放松入静,排除杂念,使心如止水。修炼心性,活动活动身体,使身体各部分气血畅通。心息相依:意念集中于呼吸,在意识引导下进行呼吸活动以诱导入静并诱发内气。不执著,不妄求,心境淡泊,虚静放松。此乃炼丹最佳状态。
意念和呼吸的有个“六妙法门”:数息,随息,止息,观息,还息,净息。
数息是初学的基本功,即指数鼻息的出入,使我们的身心恬静专一。
随息,是进一步的调整呼吸方法,不过,与数息相比,随息显得更自然些。当我们做数息法数到千次以后,或心烦,或意乱,或无力再数下去时,可用“随”字诀:当息出时,心也随它同出;当息入时,心也随它同入,有时或感觉这个息似云雾缭绕散布于周身无数的毛孔中,不由鼻孔出入,此乃随息(功夫做到这样的地步,身上的各种宿疾和心理障碍,都有可能逐渐灭除,心里也就自然明白而开悟了)。
止息:修炼一定程度后,呼吸自然顺畅,逐渐拉长,很轻很缓,很平很慢,可有可无,似乎停止一般。
观息,即静心观察呼吸的过程,体会喜、怒、哀、乐等每一情绪状态下呼吸的不同。呼吸是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的一相基本运动,能不重视乎?通过观察、体味呼吸过程而净化内心,回归祥和平静的本真。
还息,观息一段时间后还原有规律地吸气和呼气,以及有意识地进行屏息,以此来提升生命之气。还息,还应该有意识地将生命能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四肢,头部等,并保留一段时间,其长短以自己的功力来决定。先分部位,后体会全身。
净息,即通过调整呼吸,使之逐渐干净,纯净,去除私心杂念,提高呼吸的质量,消除疲劳、减轻焦虑,改善精神面貌,此其一;其二,净息使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控制生命的能量,使之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力,完成我们的心愿。
有道是“闻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知难而进,删繁就简,知行合一,不亦乐乎?
炼丹,贵在心诚,专一,坚持。持之以恒,必有大效。
我并不倡导信奉宗教,但是这个呼吸妙法,简单易行,试试又何妨?我愿各位阅读者身体强健,精力充沛,不寻医,少吃药,乐享生活。
标签:丹道(258)
气功学网心语:行善积德以修心,心静心稳再修真,积精累气入玄门,始知我命不由天,气功学,学气功!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