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一个专业的气功网站!

气功简史:中古气功

中医药出版社




中 古 气 功
(公元前221年一公元1368年)

 
中古时期包括秦汉三国、魏晋南北、隋唐五代和宋金元四个时代,历时1500余年。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气功功法具体化了,内容也更丰富,气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 虽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文化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养生思想,尤其是气功学术仍 有很大进步。

公元前3世纪末,由秦相吕不韦集结门客所编写的《吕氏春秋》提出了“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的生命观,认为人体健康的标志是精气流畅,“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  郁”,要求人们做到“精气欲其行”,使“精气日新,邪气日尽”,以保持身体健康,给秦汉  导引术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难经》首先提出,人的呼吸运动与脏腑、体内阴阳之气间的密切关系:“呼出心与肺, 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也”,“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并且认为,呼吸的主宰在  于“肾间动气”,“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气曰原”。肾间动气  又名原气,发源于命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决定作用。命门还是藏精气系胞胎的重要部  位。“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关于命门与肾间动气的  论述对后世丹田学说的形成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两件引人注目的气功文物: 一件是绘有各种导引姿  势的彩色帛画,另一件是记载辟谷食气法的帛书,前者命名为《导引图》,后者定名为《却 谷食气篇》。《导引图》长约100cm, 高约50cm, 上面绘有44人,分列成4排,每排11人。 图上标有文字,论述各种疾病运动姿势的名称及动作形象。它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中年  代最早的气功图谱,为研究秦汉以前导引行气疗法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它再一次  证明了气功疗法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很早就占有重要地位。《却谷食气篇》是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却谷是指以药物代替食物,按照月之消长盈亏变化调整服药的剂量;食气即是行气,凡吸气满后,要闭微停顿而后呼气。全书仅26行,刻在竹简上,它对却谷食气的方法、 适应证有明确的论述。
 
西汉思想家刘安(公元前179年 一 公元前122年),是气功养生实践活动者,集门客编  著《淮南子》 一书,其保存了不少汉代早期有关气功理论及实践的历史资料。首先在《原 道训》篇闸述了形、气、神三者的关系:“夫形者,生之舍;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  制也。”《精神训》记述了熊、鸟、龟、鹿、猿、虎六禽戏的导引行气锻炼,在《本经训》 篇叙述了“真人”“闭四关”的内修法:“神明藏于无形,精神反于至真。”

东汉初年,印度佛教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人中国,作为佛教徒所修习的禅观也   自然被广泛传播。汉代译出的佛经中,有专讲禅定修持的《安般守意经》,在当时甚为流行。《安般守意经》指出:“息有四事, 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  音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为当世练功家常言“呼吸四相”。此“呼吸四相” 即四种呼吸形态,就是结合意念锻炼,要求呼吸从风、喘、气状态调炼到柔和轻细的息相, 而达到禅定的目的。这在古代气功中常被引用,直到现在仍有参考价值。

东汉中叶于吉所传的《太平经》(编撰于公元107年一 公元144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道教经典。书中记载了丰富的道教修炼方法,包括食气、守一、存思三大类。守 一法,就是 一种通过返观内省,将意念归一 的内修功夫。存思,是在闭目内视的基础上,把想象的内容 作为内视的对象进行观想。食气是吞日精、服日华、食五行气的功法。

东汉中晚期,神仙方术的极大盛兴使内修炼丹术得到空前的发展,被后世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于此时诞生

它的诞生标志着内丹派气功体系的确立,是公元3 世纪中国气功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作者魏伯阳(约公元100年一 公元180年),上 虞人,性好道术,不肯任官,闭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此书将大易、黄老、炼丹三者 融合为一 ,建立了独特的内丹气功理论体系。“大易”是本书的基本纲领与法则,主要理论 来源于《周易》,将人作为宇宙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按照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进行练 功。“黄老”是本书的中心环节,主要继承了《老子》和《黄帝内经》中的清静无为。“炼 丹”是用于代表和说明练功过程及其效果。

《参同契》第一次把时间、方位和人体修炼有机 地结合到一起,从而建立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内丹气功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为后世内丹派 气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气功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过魏氏用词隐晦,譬喻  甚多,艰奥难通。

■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50年 一 公元211年)将导引术作为“治未病” 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于临床。在《金匮要略 ·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指出:“若人能养  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经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他认为,人得自然五常之气而生存,只有顺应气候变化才  能健康,人类健康的根本取决于体内的真气是否通畅。

■ 华佗(公元148年 一 公元208年),字元化,沛国(今安徽)淮(亮县)人。晓养性之术。他在气功学术上卓有建树,第一次将单一 的导引术式编成完整的导引套路,“吾有一 术,名五禽之戏: 一 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 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并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在现存文献中明确记载使用外气(目前多认为外气有心理效应,但也不排除物质性能 量,还需要继续科学研究,现有的科学研究还不能做出定论)治疗的气功师是三国时期的 石春。《抱朴子 ·杂应》篇记载:“吴有道士石春者,每行气为人治病,辄不食,以须病者 之愈,或百日,或一月乃食。吴景帝闻之曰:此但不久,必当饥死也。乃召取锁闭,令人备 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景帝闻云:可复堪几时? 春言:无限,可数十年,但恐老死耳,不忧饥也。乃罢遣之。”

继先秦神仙家之后,两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神仙方士,咽津法和胎息法是这一时期 神仙方土所喜用的两大类功法,“胎食练精,胎息结气”。《后汉书 ·方术列传》记载,郝孟  节擅长结气不息的锻炼,这是文献中关于气功冬眠的最早记载,原文曰:“孟节能含枣核, 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身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亦有室家。为 人质谨不妄言,似士君子。”

《黄庭经》是晋代的一部气功专著, 一般认为传自魏华存。

魏华存,字贤安,幼而好 道,志慕神仙,夫逝子女成人后,独自一人隐居南岳衡山,故后世尊为南岳魏夫人。

全书分 《外景经》、《内景经》两部。《黄庭经》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阐述了具体修炼内丹的方法、过 程及效果等。黄庭的本意是“中空”,是魏氏内丹体系的中心环节,与黄老养性本旨一脉相 承,引申含义: 一方面将人与天地自然有机融合为一体,这属于《参同契》的直接继承部 分。另一方面揭示了以三丹田为中心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景象,这无疑是对内丹体系的发 挥,是第一部系统发挥《参同契》之著,其对内丹术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在中国气 功历史上形成了与《参同契》体系并行的黄庭派气功。

东晋时期学者张湛,字处度,今山东金乡人,著《养生要集》。其通晓医学,尤精于气功养生之学,提出养生十要:“养生大要, 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  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义可略焉。” 张氏还相当重视和突出气功锻炼。他说“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 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  死矣。是以为道者务宝其精。

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后至夜半为死气。常以生气时, 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 五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华盖明,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也。”

许逊(公元239年一公元374年),字敬之,晋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人,道士。年二 十学道于吴猛,尽传其秘,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今湖北枝江县北)令。后因晋室内乱, 弃官东归,周游江湖。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许旌阳。传世有《灵剑 子》及《灵剑子引导子午记》等。“内丹”的明确概念首见于《灵剑子》。

《灵剑子》明确 了练功时间:“自子至午为炼阳,自午至酉为炼阴。”许氏提出导引法共分三种类型; 一是  吸气前的预备功,二是补五脏导引法,三是引导诀。许氏对内丹气功的学术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成为魏伯阳之后内丹派的重要传人之一。

葛洪(公元284年一公元364年),字稚川,别号抱朴子。丹阳向客(今属江苏)人。 为东晋著名的医学家和道教理论家、炼丹家。

晚年著有《抱朴子》内外篇。他在《外篇 ·自序》中说:“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祛病之事;《外篇》言 人间得失,世事藏否。”《抱朴子》论长生之道,极力推崇金丹大道,同时也重视导引、行 气,认为胎息法最为重要,是仙家必修方法。

南北朝时期,对气功学术影响较大的该数医家兼道家的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君,今南京人,齐梁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气功家,著述宏富,仅所著气功养生方面的专著就有若干种,如《养性延命录》、《导引养生》、《养生录》等。

《养性延命录》二卷中有关于六字气诀吐纳法的最早记述:“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吸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  出气也。凡人之息, 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 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咽以解极。”

接着他又讲了运  用的具体经验:“凡病之来,不离于五脏,事须识根,不识之者,勿为之耳。

心脏病者,体  有冷热,呼、吹二气出之;

肺脏病者,胸背胀满,嘘气出之;

脾脏病者,体有游风习习,身 痒疼闷,唏气出之;

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以上十二种调气法,依常以鼻引 气,口中吐之,当令气声逐字吹、呼、嘘、呵、唏、咽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须恭敬,用 心为之,无有不差,愈病长生之术。”《导引按摩篇》中记录了许多古代的导引法,其中关 于五禽戏的具体方法是目前最早的一种五禽戏术式。

中国禅法始于汉末之安世高,由于师承及所宗禅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禅法的各个流派。

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菩提达摩(?一公元528年),为南天竺僧人,南朝宋末航海广  州,又往北魏,在洛阳、嵩山等游历并弘传禅学。据说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  然”,竟达9年,世称“壁观”,修此法宜“外止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达摩教人的禅法即“二入”,而以“壁关”法门为中心。所谓“二人”:一为“理入”,一  为“行入”。皆为大乘禅法。达摩之弟子尚有慧可、道育、增副等,均得师传禅法,慧可并  受《楞伽经》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于是禅宗得以流传。

二、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的气功,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被广泛运用到医疗中,在隋唐三大古典医籍 包括《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都有关于古代气功应用于临床 记载;二是传统内丹术开始兴起,《周易参同契》开始被用来指导内丹术。

隋代巢元方所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而系统地将气功与医学紧密结合的典范。  书是我国第一部病因证候学著作,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部气功医学著作,该书在诸证之末未  方药,而是附有具体的养生导引法。这部分内容曾先后为清末学者廖平和近代医学家曹炳  所辑录,称之为《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补养宣导法》紧紧围绕各科疾病,辨证立法, 证施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自成体系的气功医学模式。从而为开创和发展隋唐气功医学奠  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杨上善,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一公元616年)曾任太远待御,享有盛名。精于训  撰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注解《黄帝内经》最早的医家之一。他对导引的解 是:“导引,谓熊颈、鸟伸、五禽戏等。”并阐发导引行气的基本作用:“导引则筋骨易柔,行气则其气和也,导引按跷,则寒热咸和,血气流通,呼吸适其阴阳。”

孙思邈(公元581年一公元682年)为唐代医学泰斗兼气功养生家,除了著有两部医学巨著《干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摄养论》、《存神炼气铭》、《保生铭》、《卫生
歌》和《摄养枕中方》等。在上述诸书中均有养生、气功的内容。他是该时期最杰出的气功医学奠基人。

在《养性》卷“按摩法”一节中记述了两种导引法: 一是天竺国按摩法,一是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其特点是配合了拍打内容,注重上下、前后、左右,以及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为后世合理的导引程序的形成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在《养性》卷“调气法”一节中记述了胎息、闭息、内视、六字气诀等功法及其应用,提倡欲作调气、静功,先当左右导引360遍,并把导引、吐纳和禅观等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锻炼。其中对静功中“身体振动、两脚蜷曲”等现象的描写,是关于自发功的较早记载。

孙思邈不仅在气功实践上有突出的创举,而且在气功应用上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首先他强调气功在预防和医疗中的重要性:“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揠仰之方,祛痰闭邪有吐纳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尤其强调气功在老年保健中的重要意义。

在预防方面,主张气功与灸法配合应用。在气功理论方面,他指出了人身元气运行与四时气候变化间的关系,记述了丹田、泥丸(指脑, 一般认为是上丹田)的位置,全面论述了练功过程的若干层次和境界,提出“五时”与“七候”的入静状态。

“五时者,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忌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第二时:心静少动多。摄动人静,心多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勤策,进道之始。第三时: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心常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  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面遽得。第五时:心一向纯静。有事无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  坚散准定。

从此以后,处显而入七候。任运自得,非关作矣。”

“七候”的内容为更高层资   源共享的境界,“七候者,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入内,神静气安。四大适  然,六情沉寂。心安悬境,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  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知人,勿令旧识。第三候:延年千  载,名曰仙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彩云捧足。第四  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  立。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第六候: 炼神合色,名日至人。神即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第七候:高超物外,迥 出常伦,大道玉皇,共居灵境。圣贤集会,弘演至真。造化通灵,物无不达。修行至此,方  到道源。万行休停,名日究竟。”

孙思邈以其杰出的聪明才智和长期的医疗气功实践,在前 人的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孙氏气功学,在公元6世纪的中国气功史上树立起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

唐末道士吕洞宾(公元789年—?),俗称八仙之一,号纯阳子,两举进士不第,浪游 江湖,后遇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现传《钟吕传道集》即为他与其师钟离全讨论内丹功法的专书,由其徒施肩吾整理。“周天”一词原为 古代天文学用语,虽被《周易参同契》等引用,而明确作为内丹术的周天涵义则以《钟吕传道集》中“用周天则起火焚身”为早见。

《百字碑》、《敲爻歌》、《可惜许歌》也为他所传,而以《沁园春》为最著名。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人中国,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间, 佛教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到隋唐之际佛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嘉盛时期,形成了天台宗、 净土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多个宗派。佛教思想对于我国哲  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对于中医气功、中医养生亦是渊源密切。如定慧  双修天台宗创始人智颤(公元538年一公元597年)法师倡导创立了六妙法门,“数、随、 止、观、还、净”。每法门都有“修”和“证”两部分,“修”的内容主要是讲修习该法门  的修习方法和要领;“证”的内容主要是讲修习该法门所应达到的效果和境界。六妙法门不  仅成为后世数息法锻炼的重要典籍,而且其中“修”和“证”两种基本传授形式也给后世 气功教学工作以启迪。

 、宋金元时期

两宋金元时期,内丹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形成流派,并且开始融合于中医气功之中。 另外,由于宋代革新了印刷术,为刊印书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这一时期既有国家系统  校订刊行的书籍,也有佛经道藏之类的丛书,气功专著也日渐增多,为保存、推广中医气功  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宋开国后不久,就重视医书的编写、整理工作,多次编校、刊行了大量医书。对佛经、 道藏的整理刻印,宋代官方也很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命王钦若主  编道教经典,称为《宝文统录》。大中祥符五年,又任命张君房(约公元964年一约公元  1048年)校正道书,从《道藏》中抄撮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斋戒、服食、炼气、内外丹、 方术乃至诗歌传记等类,不加论说,择要辑录而成,名曰《云笈七笈》。本书不仅集宋以前  【道藏》主要内容的大成,保留了不少原书已失传的神仙故事,为研究道教的重要资料,而  且还保存了宋以前的不少气功资料,使许多古代优秀的气功功法得以流传至今。

陈抟(? 一 公元989年),五代宋初时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 生。今安徽毫县人。据《宋史》本传载,后唐长兴(公元930年 一 公元933年)时期,举 进士不第,陷居武当山。据说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后移居华山,曾经著有 【无极图》(记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其学说后经宋儒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 來代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著有《指玄篇》、《阴真君还丹歌注》各一卷,均言导引 和还丹。

北宋张伯端(公元984 一 公元1082年),据载他曾于照宁二年(公元1069年)在四川   成都遇真人,授以内丹要诀,遂以学道为得,改名用成,号紫阳山人,著《悟真篇》。阐述   丙丹修炼。道教奉其为南宋或紫阳派的祖师,也称紫阳真人。《悟真篇》专论内丹炉鼎、药   物、火候。丙丹药物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知身体内阴阳之气,二是阴阳之气,二者相合才是   练内丹的药物。人体内药物所产生及外药所受的关键部位在“西南之乡”,即位于人体之小   腹下即下丹田部位,此处既是禀受后天精气之所,同时又是禀受先天精气之所。炉鼎即是乾   为首,坤为腹,首为鼎,腹为炉,黄道即人身从泥丸至会阴的垂直脉道。此处既是内药、外  药聚散的根本所在,又是联结心肾五脏,沟通上下、表里、内外的枢纽,是练内丹的关键。

火候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进退, 一是沐浴。

进退,即进阳火,退阴府, 一属武火练 功, 一属文火练功。淋浴则为休息阶段,以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规律,配合呼吸,作为火 候进行调炼,使精气神凝结成丹。《悟真篇》的内丹体系对继承普及内丹气功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悟真篇》与《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奉为内丹派的两大经典著作。

生活于北宋时期的哲学家、理学开山周敦颐(公元1017年一公元1073年),曾著有 《太极图说》和《通书》等。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的道教思想,提出了一个简单而 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化生万物,“万 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太极图说》因其强调“静”的作用,被称 为“主静”派。

北宋末年,政府召集全国知名医官,历时7年(公元1111年一公元1117年),编纂  《圣济总录》200卷。该书不仅博集众家之方,而且汇集了北宋以前的导引服气如神仙导引、 神仙服气、神仙炼丹等,分为60门。本书所录气功修炼内容都属道家修炼方面,但是与医  学息息相关。此外对服气与辟谷、辟谷服饵与食疗药膳等的关系,在理论上作了阐述。

南北宋修内丹气功,均属于性命双修,只是下手处略不同。南宋内丹的修习方法是始于 有为,终于无为,而北宋内丹的修习方法则相反,始于无为而终于无不为。

金代著名医学家,寒凉派大师刘河间(公元1120年一公元1200年),名完素,字守真, 自号通玄处士。他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并结合切身体会,提出了六字气诀的应用原则。 “仙经以息为六字之气,应于三阴三阳,脏腑之六气。实则行其本化之字泻之;衰则行其胜  已之字泻之,是杀其鬼贼也。”认为:“主性命者在乎人”,强调“养性合者亦在乎人”,主  张积极地进行气功锻炼。攻下派开山张从正(公元1156年一公元1228年),治病擅长应用 汗、吐、下之法,把导引法作为汗法的一种。

补土派大师李东垣(公元1180年一公元1251 年),注重脾胃功能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脾胃得安静尤佳”,因而他主 张在调理脾胃时应配合静坐法,提出“夜半收心静坐片时,此生发元气之大要也”。尤其强 调“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滋阴派宗师朱丹溪(公元1281年一公元1358 年),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根据《黄帝内经》论证“相火”有常有变,认为 人体有赖于“相火”,“相火”以养脏腑和推动功能活动,但“相火”易于妄动, 一旦相火 妄动,就会耗伤精血,发生病变。在养生方面,主张节制食欲、色欲,提倡“收心”、“内 观”等法,以养阴精。

公元11世纪,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了第一部老年医学专著陈直所著的《养老奉亲书》, 其把六字气诀应用于老年人的四时摄养。元代医家邹铉编辑《寿亲养老新书》四卷,将 《养老奉亲书》编为卷一;在卷二至四卷中,记有四则气功资料。该书卷三记载的《太上玉 轴六字气诀》,在六字气诀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发挥,提出“小周”、“中周”、“大周”三种 锻炼法。
宋元时代,六字气诀更为普及,其法不仅在吐纳形式上有所发展,而且在具体锻炼上融 合了某些导引动作。

宋元之际内丹气功在唐代兴起的基础上,进入了黄金时代,出现了一大批内丹术的实践 者、研究者、著述者,内丹研究风廉一时。这一时期,道教南宗、北宗兴起,修炼方法专注内丹,视服食胎息为小道,金石符咒为旁门,黄白玄术为邪术。

    标签:中古气功(1)

    登录评论 (已有 条评论) 点击登录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