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学伍柳派由明末清初的伍守阳、柳华阳二人所开创,自奉为北宗龙门嫡嗣。
伍氏自署龙门派第八代弟子。
伍柳派所嗣北宗清修法门,并继承和发扬了王重阳开创的道教全真思想,但在修炼方法上,与北宗先性后命的操作技术不一,提倡性命兼修,神气并重。这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徐兆仁先生在《东方修道文库·伍柳法脉》前言中所言:“伍柳派在修道理论与方法的阐述中,贯彻了一条由浅入深、直接鲜明的原则;并且努力破除陈规陋习,将内修的工程节序及各个关键环节的真机密诀尽数传出,暴露无遗。这就使得初学者能够更快地摸到大道的门径,少走许多弯路;即使有造诣者,亦可从其中探得大道神髓,攀登上乘境界。”
伍氏自署龙门派第八代弟子。
伍柳派所嗣北宗清修法门,并继承和发扬了王重阳开创的道教全真思想,但在修炼方法上,与北宗先性后命的操作技术不一,提倡性命兼修,神气并重。这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徐兆仁先生在《东方修道文库·伍柳法脉》前言中所言:“伍柳派在修道理论与方法的阐述中,贯彻了一条由浅入深、直接鲜明的原则;并且努力破除陈规陋习,将内修的工程节序及各个关键环节的真机密诀尽数传出,暴露无遗。这就使得初学者能够更快地摸到大道的门径,少走许多弯路;即使有造诣者,亦可从其中探得大道神髓,攀登上乘境界。”
伍守阳(1574-1644),明朝末年江西吉安人。原名阳,字端阳,号冲虚子。按《仙佛合宗语录·伍真人修真歌》记述,生而聪颖超常,十岁即奋志经学,遂得王重阳道言七篇;十三岁即生求真人道之心;十六岁即可披阅文章,并对习儒进仕感到厌倦。自二十岁断除名利,彻底弃儒从道。他十九岁时(即明万历二十一年,时159 3)得曹还阳亲传丹法,遂遍阅仙圣之书;又参悟真谛,始著《天仙正理》与《仙佛合宗》,后又师事李泥丸、王昆阳,为龙门派传人。
柳华阳(1736一?),清代洪都f即今江西南昌)人,起家科第,但白幼好佛,后出家为僧人。因未了慧命合彻之旨,又出佛皈道。得遇伍冲虚真人及壶云大师,传以金丹大道秘诀,自感豁然了彻,乃知慧命之旨乃自家本来之灵物,遂著《慧命经》、《金仙证论》。因其师事伍冲虚,且丹法理法悟见与实践与伍氏相同,且著述与伍氏有相互参辅之特点,相从者甚众,影响广大,故与伍氏被合称伍柳派。
伍柳派在内丹学上的贡献最突出者有三:
一是打破了宗教间人为的障碍,揭示了儒释道三教在内丹学修炼中的异名同实之内涵。
如柳华阳《慧命经》第九章“集说慧命经”开头即言:“慧命者,乃如来当初所取以示人之名也,是西方之梵语,中华日人之本源,儒谓之先天炁也漏尽者,即世尊以示阿难所修之名也,亦是西方之梵语。中华日走漏,儒谓之走精,医谓之泄元炁,而漏尽即慧命之所化,当其未动之先,本是命也”并认为佛门的修炼正宗大藏之教与道家基本相同,“有权法,有实法,有无为法,有有为法,岂可一概论之?是在人之学与不学耳。所以然者,性命双修之道即在其中矣”。并在丹诀中就大量的佛教用语以道儒二家的名词及修炼次第作解释。
如柳华阳《慧命经》第九章“集说慧命经”开头即言:“慧命者,乃如来当初所取以示人之名也,是西方之梵语,中华日人之本源,儒谓之先天炁也漏尽者,即世尊以示阿难所修之名也,亦是西方之梵语。中华日走漏,儒谓之走精,医谓之泄元炁,而漏尽即慧命之所化,当其未动之先,本是命也”并认为佛门的修炼正宗大藏之教与道家基本相同,“有权法,有实法,有无为法,有有为法,岂可一概论之?是在人之学与不学耳。所以然者,性命双修之道即在其中矣”。并在丹诀中就大量的佛教用语以道儒二家的名词及修炼次第作解释。
二是将古代丹法的隐秘尽所知者一一明白无误地披露,使内修真相大白于天下。
这里试举一例:世人皆知,武当道教供奉的是玄天真武大帝。
在武当山道教中有关于真武大帝的许多传说,许多道教建筑也与传说的事件相关。这些传说都是围绕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而形成。
其中有个传说说,真武大帝在南岩修满四十二年,有一次他师父紫元君化为一个仙姑以色情挑逗他。真武不为所动,反怒斥山姑。山姑羞愧,无地自容,乃扑岩而死。真武见一怒之下竞害死一条人命,深悔不已,故也纵身扑岩,愿以一命抵一命。谁知真武这一扑,却有五龙将真武从半空捧住,扶摇而上,乃升帝位,得圆道果。
笔者以前在对武当传说及与传说有关的古建筑进行研究时,曾判断其可能是道家文化和仙学养生文化一些寓义的隐示,并撰写过此类文章。但基本上只是推测,没有足够证据。后来及阅伍冲虚《仙佛合宗》,令人拍案叫绝,疑云顿消。
在武当山道教中有关于真武大帝的许多传说,许多道教建筑也与传说的事件相关。这些传说都是围绕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而形成。
其中有个传说说,真武大帝在南岩修满四十二年,有一次他师父紫元君化为一个仙姑以色情挑逗他。真武不为所动,反怒斥山姑。山姑羞愧,无地自容,乃扑岩而死。真武见一怒之下竞害死一条人命,深悔不已,故也纵身扑岩,愿以一命抵一命。谁知真武这一扑,却有五龙将真武从半空捧住,扶摇而上,乃升帝位,得圆道果。
笔者以前在对武当传说及与传说有关的古建筑进行研究时,曾判断其可能是道家文化和仙学养生文化一些寓义的隐示,并撰写过此类文章。但基本上只是推测,没有足够证据。后来及阅伍冲虚《仙佛合宗》,令人拍案叫绝,疑云顿消。
如“门人问答”一章载:
问日:“此五龙捧圣之喻,亦喻古人乎,抑今日之喻也?”
答日:“前玄帝证道于轩辕黄帝五十九年甲子岁,当离凡质以养神胎之际,用此法留为法象于武当山,号舍身崖,超脱凡质也,日五龙捧圣人圣位也。喻此以示后人,度人之心何殷也!故修仙传道者得闻而谓,恶无闻也。岂虎皮座张真人静虚幽栖于武当?其后口传于芦江李虚庵,虚庵口传于南昌县武阳里之曹还阳,口授至我及汝父真阳。得与闻者还有熊秀庵名守虚,邓绍光名守空,皆新建县西山之仙种也;并曹还阳之子希名、守玄者数人”
以上所谓“五龙捧圣”就是七日采大药服食过关之中,大药从督脉升时,因有走失之危险,需要道伴以手抚摩,关键处捧辅而行,方能平安升人泥丸,得升“帝位”。如此将道门隐语明白解释,在伍柳派丹法中比比皆是。
以上所谓“五龙捧圣”就是七日采大药服食过关之中,大药从督脉升时,因有走失之危险,需要道伴以手抚摩,关键处捧辅而行,方能平安升人泥丸,得升“帝位”。如此将道门隐语明白解释,在伍柳派丹法中比比皆是。
二是下手次第系统、具体、明细,讲解通俗,使无师自修者更具可操作性,利于内丹学的推广普及。
如伍冲虚《天仙正理》篇分九章,所列先天后天二炁、药物、鼎器、火候、炼己、筑基、炼药、伏气、胎息,下手层次分明;又如《仙佛合宗》乃换一角度从性命双修讲法,设九章,列“最初还虚第一”,依次“真意第二、水源清浊真丹幻丹第三、火足候止火景采大药候天机第四、七日采大药天机第五、大药过关服食天机第六、守中第七、出神景出神收神法第八”,到“末后还虚第九”。这种设置比北宗先性后命只适于极少数慧命条件的对象相比较,则有了更为广大的适应对象范围,实将内丹学由人为地引入象牙塔之后,又将其解放出来。如柳华阳的《慧命经》,则又用绘图的方式,使内丹修炼的内涵与隐秘解剖得更为直观明白。
另外,伍柳派的丹法虽主要讲清修法,但显然是特为少壮或尚未病衰之人所设。对老迈病衰之人,仍倡导实行阴阳栽接之法。
如《仙佛合宗》“门人问答”中举有此说:
如《仙佛合宗》“门人问答”中举有此说:
太初一问日:“修真功夫如何起首?”
伍子日:“少壮之人神炁动静循环之机速,阳生之后采取烹炼,所谓‘一阳初动,中宵漏水’是也,乃有药而行火也。老迈之人神炁衰,谓之老来铅汞少者,则动静循环之机迟,则‘敲竹敲琴’,为‘唤龟招凤’之权法,而后阴极阳生,即谓‘拨转顶头关棙消息’者是也乃火先而又生药行火也。此起首玄妙天机,而世人不得知者有如此。”
今学术界有人评论伍柳派,认为其丹法过于繁琐,似乎操作起来显得太麻烦。
这是外行见识。岂知“大道至简”,是在大道之本体性如此,修炼大道则要以不简之探索手段与方法,最后达到至简之境界,其过程相对必是繁琐的。
古丹经之简,正如《天仙正理》所云,“皆详一而略一”之故。比如《阴符经》说到大道至简至易,有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毕矣”。看起来确是简单,然怎样“观”,怎样“执”,或这一“观”“执”过程,却不是简易的。有人听上乘丹法可顿超直人,即欲坐而得道,实为懒汉投机商之心态。实际上,所谓上、中、下三乘之法,乃为上中下三种根器人而设。上乘根器之人可免去下乘之法,顿超直入;而下乘根器之人实难使用上乘之法。此又题外言也。
这是外行见识。岂知“大道至简”,是在大道之本体性如此,修炼大道则要以不简之探索手段与方法,最后达到至简之境界,其过程相对必是繁琐的。
古丹经之简,正如《天仙正理》所云,“皆详一而略一”之故。比如《阴符经》说到大道至简至易,有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毕矣”。看起来确是简单,然怎样“观”,怎样“执”,或这一“观”“执”过程,却不是简易的。有人听上乘丹法可顿超直人,即欲坐而得道,实为懒汉投机商之心态。实际上,所谓上、中、下三乘之法,乃为上中下三种根器人而设。上乘根器之人可免去下乘之法,顿超直入;而下乘根器之人实难使用上乘之法。此又题外言也。
标签:伍柳派(3)
气功学网心语:行善积德以修心,心静心稳再修真,积精累气入玄门,始知我命不由天,气功学,学气功!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