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妄全真法
道家修道,重真心为用。
真心在妄即凡夫,妄心归真即圣地。
真心者,即人之本来心,亦即道心、天心;妄心则为凡心、物心,以及虞廷十六字心法中之人心。
动心即妄,不动心即真。
息其动心使复归於寂然不动,即得全其真心。
人心本静,感於物而动,今如泯物泯境,灭其惑因,则自仍寂然无动於中,而复其本体矣。
大易曰:“洗心退藏於密。”
即此意也。洗链其妄麈,退藏於密地;使外不入内,内不缘外,外境寂然,内心澄然;此外息其境之斩截法,亦即“杜外全中”法也。
泯物泯境之不足,则可用泯心止念法,以内息其心。
息心不用,便同无心;无心起用,用亦无心;即无即用,即用即无;斯即真心用事矣。
此正永嘉所谓:“洽洽用心时,洽洽无心用,无心洽洽用,常用洽洽无”之境地。
或则泯外存内;万境寂然,一心澄然。或则泯内存外;万境森然,一心寂然。
或则用外双泯;心境两寂,而全同本体。
或则内外双存;万象森罗,而对境无心。或则内外一体;即内即外,即外即内。
或则心物一如;即心即物,即物即心。
虽日临万物,而若无一物然,以本来无一物也。
虽日理万机,而若无一几然,以本来无一事也。
加此则自顿彻真心,而超性地,与道全真矣。
故曰:有心皆可用,无用不成心。
无心自无用,无用亦无心。
今以无用用,便以无心心。
无用用中藏大用,无心心处见天心。
真心在妄即凡夫,妄心归真即圣地。
真心者,即人之本来心,亦即道心、天心;妄心则为凡心、物心,以及虞廷十六字心法中之人心。
动心即妄,不动心即真。
息其动心使复归於寂然不动,即得全其真心。
人心本静,感於物而动,今如泯物泯境,灭其惑因,则自仍寂然无动於中,而复其本体矣。
大易曰:“洗心退藏於密。”
即此意也。洗链其妄麈,退藏於密地;使外不入内,内不缘外,外境寂然,内心澄然;此外息其境之斩截法,亦即“杜外全中”法也。
泯物泯境之不足,则可用泯心止念法,以内息其心。
息心不用,便同无心;无心起用,用亦无心;即无即用,即用即无;斯即真心用事矣。
此正永嘉所谓:“洽洽用心时,洽洽无心用,无心洽洽用,常用洽洽无”之境地。
或则泯外存内;万境寂然,一心澄然。或则泯内存外;万境森然,一心寂然。
或则用外双泯;心境两寂,而全同本体。
或则内外双存;万象森罗,而对境无心。或则内外一体;即内即外,即外即内。
或则心物一如;即心即物,即物即心。
虽日临万物,而若无一物然,以本来无一物也。
虽日理万机,而若无一几然,以本来无一事也。
加此则自顿彻真心,而超性地,与道全真矣。
故曰:有心皆可用,无用不成心。
无心自无用,无用亦无心。
今以无用用,便以无心心。
无用用中藏大用,无心心处见天心。
标签:息妄全真(1)
气功学网心语:行善积德以修心,心静心稳再修真,积精累气入玄门,始知我命不由天,气功学,学气功!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