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理论 更多+
凡欲修道,必先舍事。外尘不入,内念不出。一切无染无着,内观念起,务须除灭,使之安静。静坐修炼的行功中,应从一心清静开始,然后收视返听,并止于至善之地。由止而定而忘,进入无人无我之境。在定中慧照常明,同等齐修。慧而不用,定而不愚。如此,尘垢不染,烦恼消除,契理合真,大道可期矣 。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遣同于大道。 内...
小孩子天生是非常会养生的,如握固, 丹道 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这种手式有促使心气归一、辟邪毒之气的作用。《老子》说:骨弱筋柔而握固。 小孩子生下来就会这么握拳,小孩子生下来很容易受到外面邪气的干扰,为什么小孩子不害怕呢!就是他们天生就会握固。因为无名指的指根,就是肝魂所藏身之处的门户!这样经常握着人就不容易紧张害怕。 从古传的中医角度看...
丹道气功的修炼,初期因为身体的亏虚,需要先筑基补足亏虚,所谓的补亏者,因人娶妻生育,及酬应一切,无如年至四十后,其精气已耗大半,若不补足,则坐不到正午时,九还正功,无从入手也。 补亏的方法如下: 可预构一净室,上下均置木板,以免湿气蒸入。室中务要明暗得宜(过明伤魂,过暗伤魄)。风日不侵(忍风耐日,最能伤太阳、少阳二经,令人头痛,外感皆由此二...
最近一直想写一个帮助那些没有基础并且对内丹术修炼向往的人们有帮助性的一篇文章,但是一直没思路。整理一阵子之后,我决定把关于 内丹术 中心息相依方法拿出来,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说解。 丹道 气功 里心息相依的方法,可以学了打坐方法之后再来练,不打坐也可以,除了腿,其他姿势都要有,正坐也行。 内丹术心息相依练习方法: 心息相依的第一阶段: 用鼻孔...
一、道家与道教之异同 提及儒释道三教,凡是读书人都能领会。在昔明清之际,曾有倡为三教一家之说者。盖以道的本体而论,三教原无分别。若依事实而论,则不可混为一谈。自轩辕黄帝而...
仙学巨子撄宁先生叫人丹道 气功 修炼的初步下手工夫,唯动静自然,神气合一。 三丰真人亦云:凝神调息,调息凝神。总之皆不过为一自然之旨,行者果真能做到自然而然,则神气合一矣,形虚炁运谓之自然,心死神活谓之自然,神入炁中,神在气在,气在神在,谓之自然。以炁运神,以神主气谓之神气合一。 神气合一是有不同层次与境界的,先是后天神气合一而初返先天,...
修行闲谈 更多+
我修道几十年,以前很少看丹书的,虽有实践,理论却少。这一年我在阁中与人争论,为了用理论武装自已。我带着阁中的各种问题结合了自已的实际将唐到明清时的有名丹经看过了很多编。并与自已的实践结合得出一些内丹的原理。 我在此说下内丹的原理,因为这些问题可能也是阁中很多人的想了解的,很多争论也是因此而起的。 内丹的原理与人道一样的,人道是我们的世界...
一 不是现代人身体差,...古代人身体就好么?书上讲 赫赫金丹一日成.你真以为某古人真的就是一天练习就成丹了么??? 你能不能先把这个气的概念搞清楚呢?先看黄帝内经,了解下中医,看看中国人对气是怎么定义的,然后再来谈采气... 硬要说采气,古人倒是有乘天地之正,禀六气之辨的说法,吐纳术中有吞吐四气之法.更有九气之玄妙.这些比某人自己命名的采气更靠谱一些! 古人的气往往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境界描述: 俗世中的大多数人心中没有修行的概念,他们把生活中看到、遇到、感受到的境界当做真实的境界:看到山真的以为就是山,看到水了真的以为就是水;遇到天堂真的以为自己到了天堂,遇到地狱真的以为自己进了地狱;感受到快乐真的就以为自己是快乐的,感受到烦恼就真的以为自己是烦恼的他们在自己看到的这个虚假世界里,哭着、笑着、...
崂山,自五代残唐起,僧人云集,名道迭起,代不乏人,昔有华盖老仙刘若拙、真人丘处机等数以千百计道教大师,各领风骚,肇基于前,今有道长匡常修,道业深邃,继踵于后。 匡常修(1905-1993),原名匡桂林,字华泉,号山原,别号卧云居士。后改名匡常修,字和阳,道号圆觉子,别号一炁道人。全真道金山派高道,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阴历二月初四日生于胶州城里...
健康和长寿,想必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真正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唯有道家修炼。因为其他的文化和思想流派,要么用彼岸世界来狡猾的回避它。要么想解决但是找不到方法。真正直面这个问题,并真正解答了它的,古今中外也只有道家修炼。所以,如果关心自己的健康和长寿,请认真的看完这篇文章。 现在一提到道家修炼,很多人想象的就是金丹大道和得道成仙,白日飞升...
崂山道教传说:冯铁丸修道记 山东崂山,山峰层叠,树木丛郁,濒临东海,自古传说是道教炼养胜地。而且古代山路崎岖,未加修治,传说有三个庙宇为下清宫、中清宫、上清宫,是神仙居住的拙方,能登上上清宫的人,已达仙境。但上临危崖,不易攀登。所以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即。 传说明朝有一个姓冯的人,武术最好,以保镖为业,奔走南北,享有盛誉,所到之处,没有敢和...
百家功法 更多+
龟呼吸细长、纳气久闭,所以龟能长寿。 龟息大法是武当道家祖师张三丰秘传修炼 气功 的一种修为功法,又名玄武定龟息真定功,由潜心、潜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组成。属于所谓仿生气功之一的吐纳气功。《脉望》载:牛虽有耳,而息之以鼻;龟虽有鼻,而息之以耳。凡言龟息者,当以耳言也。意思是说,龟息导引,要以听息为之。《芝田录》亦言:睡则气以耳出,名龟息,...
今天介绍道家 内丹术 中的秘传睡功法诀。 道家内丹术睡功法诀一: 东首而寝,侧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龙之盘。一手屈肱枕头,一手直摩脐眼。一只脚伸,一只脚绻。神不外驰,炁自泰然。收神下藏丹田,二炁和合成丹。 此诀大意是说:头靠东方而卧(东方为太阳出升之地,乃是生炁之所),侧着身体而眠。好象犬之屈身而睡(道谚日: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又似龙之盘曲环...
太乙混元桩法全称为武当太乙隐仙派混元阴阳五行桩。该桩为武当太乙五行拳法、道法的根本,凡修炼武当道家嫡传内家拳功者,无不以此桩为基础,其中的七返九还大法为隐仙派采气得气之源,而混元一气旋转乾坤之法更为求得拳术中旋转力、混元力之基础,每天操练一至十遍,一年后即可身具奇功,下面具体详细解说练法。 该功共分三步,第一步为太乙七返桩,内容如下:...
五牙,即五方精气。 唐道士司马承祯在《服气精义论》中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在形为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为形为血;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在形为肉;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在形为皮;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际,在形为骨。 气功 修炼把这五个方位与自身五脏、五官相联系,形成一套养身修炼方法,称作服食五方五...
龟吸气潜水,久久始分数次缓缓吐之。龟能长寿,故人效之而作龟息来修炼内气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为龟呼吸细长、纳气久闭,所以龟能长寿。据传,龟息真定功由潜心、潜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组成。在《道家七步尘技气道》中,原名玄武真经,现将修为方法列述于下: 一、潜心 潜心,即调心,此法为龟息功的预备功法,初学者采用盘膝跌坐,上体正直,务必使全身放...
一、练精化气(小周天功) 内丹术中认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损,先天之精已不足,必须用先天元气温煦它,使之充实起来,重返先天精气,这就是炼精化气的内容和目的。由于这步功法是要使内气沿督、任二脉的经络路线在人体内作周流运行,故又称小周天(这是对炼气化神的大周天相对而言的)。 (一)小周天概说 1.周天与小周天 周天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是观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