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一个专业的气功网站!

丹道中的阴阳交媾

叁紫道人

阴阳问题在内丹学中非常重要,阴阳概念在内丹学中有多重意义,在内丹学本体论、生命观和工夫论等各层面都有相应的意义体现,而“阴阳交媾”又是内丹学修炼中的核心问题,值得做专门的研究。本文研究阴阳交媾在内丹学中的重要意义,对内丹学中的阴阳交媾问题作一系统的诠释。
 

 
在中国思想史上,阴阳观念起源甚早,据对甲骨文的考证研究,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关于阴阳的记载,而《诗经》、《山海经》等上古文献中已有原始的阴阳概念的出现。最初阴阳并不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它是对一种景象的直观、朴素、形象的描述,其意义与“阳光”直接相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日出”为阳,“日没”为阴。这一原始的意义至今在人们的口语中仍有使用,但阴阳的概念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被引申和抽象化,成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一种相对待的属性和两种相对待的功能、动因,每一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可以进行多层阴阳属性的归类,而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争相荡又被当作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进退、阴阳隐显、阴阳感应、阴阳消长,总之是“阴阳交媾”导致了万事万物的形成与代谢,大至天地形成生命诞生,小至花草虫鱼,无不是阴阳组合、作用的结果。

《易经》产生以后,阴阳和太极、四象、五行、八卦等概念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中医、人体科学等古代科学之中,对古代科学、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阴阳在道教内丹学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内丹学本体论中有重要意义,顺后天阴阳之化则凡,逆阴阳之化而返先天道体则仙。事实上内丹学中的所有概念无不与阴阳问题相关联,所谓“阴阳都只两个字,譬喻丹书几万章”、“丹经子书,种种异名不出阴阳二字”;而内丹学修炼的根本机制和重大奥秘也在于“阴阳交媾”,张伯端在《悟真篇》中强调“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又告诫“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内丹学的整个修炼目标即是从后天阴阳返还为先天“纯阳”而成仙。

本文先对内丹学中的“阴阳”概念略作解析,然后研究内丹学中“阴阳交媾”的意义。
 

 
作为理解内丹学阴阳概念的哲理基础,我们首先要理解“阴阳”在内丹学宇宙论、本体论上的地位和意义。如“顺逆”一文所述,在“0(虚)→1(先天一气)→2(阴阳二气)→3(精气神)”的宇宙论模型中,“阴阳”应指“2”的层次。如《悟真篇》中的“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白玉蟾所言的“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等中的“阴阳”都是指“2”的层次中的“阴阳二气”。

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本体之“虚”中演化而生,而化生的过程是经由“阴阳”二气的中间层次,所以“自有天地以来,未有一物不因阴阳相交而得其形者”。任一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阴阳又都同出自于本体之虚,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生互化,对立统一。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无限阴阳交织而成的大网络,万事万物构成了相通相蕴生生不已的动态整体,这是从阴阳的普遍哲理上了解阴阳的意义,它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内丹学阴阳的各种具体意义的哲理基础。
 
在内丹学宇宙论中,“0”、“1”、“2”、“3”等宇宙演化的各个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而不是彼此截然分开的,所以“阴阳”狭义地说是指“2”的层次,但广义地说“阴阳”在每一个层次中都有相应的体现。阴阳二气不是凭空而来,它们既然是从“先天一气”和“虚”中化生,那么在“先天一气”或“虚”中也应有“阴阳二气”的“胚胎”作为其演化的可能性基础,各个层次之间只有“显”和“隐”的差别而已,在“虚”中“隐”有“先天一气”,在“先天一气”中“隐”有“阴阳二气”,而“阴阳二气”中亦“隐”有先天之道,先天与后天之间实有隐显之辩证哲理,其本身亦是一种“阴阳”对待也。此即刘一明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

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太极未分之前,道包阴阳,太极既分之后,阴阳生道。”在阴阳二气的层次是道之妙用,而无形无象之虚则是道之本体,要皆同源于道,只是体用有别而已。阴阳未分化之前,潜存于道之中;既分以后,道在阴阳之中。“顺”是从道生阴阳,先天化后天;“逆”是从阴阳觅道,后天返先天,这是内丹学“顺凡逆仙”之根本原理。
 
在内丹学的阴阳概念中,阴阳不只是狭义的“阴阳二气”的层次,还可有各个层次的阴阳,这是内丹学中阴阳概念显得纷乱的根本原因。《道书十二种》云:“有先天阴阳,有后天阴阳,有命中阴阳,有性中阴阳,有真阴阳,有假阴阳,有外阴阳,有内阴阳。”这正说明了阴阳在内丹学中有各种不同层次的意义,其中的“先天阴阳”已不是指“2”一层次的狭义的“阴阳”概念,而是本体层次的概念,这为了解内丹学的阴阳概念增加了困难。本来内丹学修炼是从后天的阴阳返还于先天的本体,说“阴阳”时常是指后天阴阳而言,这是内丹学要超越的对象,但在广义的阴阳概念中,阴阳又有先天本体层次上的意义。
 
内丹学修炼的目标是从后天的阴阳返还于先天的本体,按狭义的阴阳概念,本体之“虚”不应再说为“阴阳”,但据上面所说各层之相关性考虑,“虚”应是后天阴阳的先天依据,或亦可称为“先天阴阳”,但需注意凡说到“先天”便非指后天的“阴阳二气”的层次。先天阴阳实是“阴”和“阳”尚未显化的“阴阳合一”的本体,相当于“0”或“1”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说,先天阴阳不是任何后天显化形态的阴和阳,所谓“大道本来无阴阳,劳形着相徒自苦”,但它亦可说是“纯阴”、“真阴”或“纯阳”、“真阳”,即所谓的“真阴真阳为先天,假阴假阳为后天”。

有时“纯阳”又简称为“阳”,这时“阳”不再是阴阳对待的“2”一层次上的概念,而是“1”层次上的先天一气或“0”层次上的“虚”,如《乐育堂语录》中所说的“方知阳即道,道即虚无自然”。据阴阳相对性原理,“纯阴”不是“无阳”之“孤阴”,“纯阳”亦不是“无阴”之“孤阳”,内丹学要修成“纯阳”之仙,这里“纯阳”即是先天本体的代名词,内丹学修炼是从后天的阴阳返还于先天的纯阳之体。
 
按理“纯阳”和“纯阴”应有等价性,都可指为阴阳合一的先天状态,“纯阴”也即是“纯阳”也,但内丹学中阴阳的概念并不是讲纯粹的哲理,它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价值”含义,“纯阴”与“纯阳”在内丹学中的意义截然相反。“阳”代表先天,代表生命的光明面,是生命力的象征;“阴”代表后天,代表生命的消极面,是衰老死亡的象征,故内丹学要消去群阴而炼成纯阳之仙,这只是一种修道现象学意义上的象征性说法,若从纯粹哲理而论,则阴阳无时无刻不相对待而存在,生命只能讲阴阳调和、阴阳合一,正如刘一明所说“金丹之道,阴阳调和之道也。阴阳和则生丹,阴阳背则败道,”决不能消去“阴”而只保留“阳”。阴阳在内丹学中有其特殊性的“现象学”意义,我们不能仅从哲理意义上加以理解。
 
在内丹学中“阴”和“阳”并不是具有哲理平等性的一对概念,往往是包含有内丹学特有的价值判断在里面,这种“崇阳抑阴”的观念并不是从纯粹的阴阳哲理而得出的。按哲理说阴阳本是不可分的统一体,它们具有哲理上的对称性、平等性,只有阴阳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有事物的妙用和功能。

但大多数内丹学家又共同默认“消阴变纯阳”而成仙之说,这并不意味着内丹学家不懂阴阳的辩证哲理,而是基于内丹学修道现象的一种直观性、象征性的说法。
 
“阳”最直接地与“光明”关联在一起,它是某种力量、能量的象征,内丹学家在修炼时常常发生身体气脉的变化而产生一种超常的生命能量流,内丹学很直观地称之为“阳生”,而身体内部的后天不良气质则称为“阴气”,内丹学修炼试图不断地消除身体的“阴气”而增加代表生命力的“阳能”,犹如阳光普照而万物获致生机勃勃一样,人的身体在意识之光的返观内照中也将生机洋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代表生命力、代表宇宙本体能源的功能称为“阳”,而把代表衰老死亡、代表生灭无常的力量称为“阴”,故内丹学又有“阳为先天,阴为后天”的说法,“阳”是先天超越性的根源,“阴”是后天生灭之物的根源。
 
在这个意义上“阳”或“纯阳”都不是从“阴阳对待”的纯哲理上来说的,而是先天本体层次上的代名词。这时“阳”与“虚”有密切的联系,内丹家在虚静的功态中沟通本体之虚,摄取虚体中的无限能量“先天一气”,而使生命产生能量的跃迁,此即为上面所说的“阳生”。

《乐育堂语录》解释不曰“虚”而曰“阳生”的道理说:“不曰虚而曰阳生,盖以虚言,则恐人堕于无一边。曰阳者即示人虚中得实,含有圆明洞达、无限神通在内。惟能虚之极,阳乃从中而生,我即以真意采取之、烹炼之、沐浴之、温养之。一如天地初开,烟云障蔽,真阳一到而融融春意,无非是一团太和,酝之酿之,以外悉化为乌有矣。”这段话是对内丹学之所以用“阳生”来代表内丹修炼进入本体性的虚空境界的最佳说明,极富有修道现象学的意义,它提出人的有限之躯若能融入无限的太虚本体,就好象万物在阳光普照之下阴霾消散而春意无限,“虚中得实”而“阳生”,焕发生机与活力。
 
本来一切事物都是阴阳相待而生的,“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人身也应是兼具阴阳的,但有时内丹学又说人的“一身皆阴”,这也是指人身属后天而为阴,而以先天一气为阳,内丹学只有以先天一气之阳点化后天一身之阴才可能达成仙之超越境界,此即《丹经极论》中所说的“未有天地混沌之前真铅得一而渐生天地阴阳五行万物,此证金丹先天一气也,以先天阳丹点己阴汞化为纯阳”。我们可以把以人身为“阴”而以“先天一气”和“虚”为“阳”的说法看成是内丹学“天人阴阳”这一层次的观念,这一层次的“阴阳交媾”的意义就是人与虚合实现天人合一,属于“还虚”的本体修炼的层次。
 
人之精、气、神都可有先天、后天之分,在如上所说的“阳”的特殊意义下,内丹学把先天的精、气、神定为“阳”,而把后天的精、气、神定为“阴”。成仙之超越性的依据在于先天之物,但后天与先天又存在相互作用,只有在后天中觅先天之机,以先天化后天,才能从后天返先天,“先天一破,生出后天阴阳,而后天阴阳一动一静,其中又生先天。至人于此后天中采取所生一点先天之气,逆而运之,返本还元,复全太极之体,故曰还丹。”后天人身相对于先天本体来说属阴,但人身内部又有阴阳之对待,“人秉天地阴阳二气而生身,身中即具阴阳之气,阴阳之德”,人体内部也有阴阳交媾的问题,后天阴阳交媾是采取先天一气的作用机制。从内丹学较狭义的“阴阳”概念说,阴阳交媾主要是指生理和心理的相互作用,包括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的阶段,这可算是“人体阴阳”这一层次的意义。在这一层次,“阴阳”与“水火”、“坎离”、“铅汞”、“龙虎”等概念具有对应的关系,是一组可以相通乃至相替代的相关概念。以下我们对这个意义上的“阴阳交媾”作具体的研究。
 

 
在先天生命状态中,身心内外本是合一的,阴阳本是自然交媾而平衡的;从先天落入后天之后,人的身心内外开始了分离,只是有时阴阳交感而不是一直处于阴阳交媾的平衡态。“阴阳交感,即是真阴阳,不交即是假阴阳。后天阴阳有时而交,有时而不交,圣人先天学问,顺中逆运,能使长交而不散,所以能胜天,而不为阴阳所拘。”内丹学修炼的一个根本的原理就是从后天的阴阳不交的状态中通过“阴阳交媾”而返于先天的“阴阳合一”的本来状态。
 
人的生命本是通过男女阴阳两性的交媾而诞生的,所以人的生命里自然含有“阴”和“阳”两种成分的对立,人的生命从先天落入后天的过程和原理,和我们从宇宙论的角度论述的过程和原理完全类同,内丹学正是以生命的演化法则与宇宙的演化法则相类比,把内丹学生命的修炼原理建立在宇宙演化法则的基础之上。在内丹学中,最后都归于内丹学的修炼实践。
 
内丹学生命修炼的目标是返归于阴阳合一的本体太虚,其最后动力源泉来自于作为“宇宙负熵源”的“虚”或“先天一气”,而“阴阳交媾”的平衡态则是进入与“虚”相通、采取“先天一气”的作用机制。所以“阴阳交媾”也必须在一种“虚静”的功态中才能实现,虚静中才能实现性与命和,身心交媾;人与天和,天人合一,“能凝然静定,念中无念,工夫纯粹,打成一片,终日默然,如鸡抱卵,则神归气复,自然见玄关一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则采先天一气以为金丹之母。”不管是清修中的“人体阴阳交媾”也好,还是双修中的“男女阴阳交媾”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天人阴阳交媾”,达到返本还源与道合一。内丹学的修炼体系是一个整体,我们的论述总是在内丹学的整体系统中来分别加以专题的诠释。
 
从阴阳交媾的角度上说,要实现阴阳交媾,必须能进入虚静的功能态,这只有在转化和升华了情欲才可能;而只有进入阴阳交媾的平衡态而炼精化气了,超越情欲才真正得以实现,两者互为因果,互为“增上缘”。阴阳交媾就是使精神返照身体,身心交媾、神气交媾,才能使“性能量”得以向上提升从而“炼精化气”。内丹学中的“性能量”是指广义的“生命能量”,因为人从两性的交合中产生,人的生命能量都与“性能量”有关,所以可以说是广义的生命能量。人的生命能量有“顺逆”两种方向,常人大都是走向追逐情欲感官享乐的路子,使生命能量不断被消耗;内丹学修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升华转化人的情欲而减少生命能量的耗散,达成生命的超越。
 
人的生命在性成熟以前达到精气神的全盛状态,而随着性的成熟,生命就开始了情欲的追逐,常人的顺行演化是一个精气神不断衰减的过程,内丹学逆向修炼就是要设法逆转这一常规性的生命演化方向,使精神内照身心合一,精不外泄而炼精化气,升华性能量,这是内丹学阴阳交媾的基本目标。
 
一方面,内丹学修炼是炼元精、元气和元神,但是后天之精气神的调节又是炼先天精气神的基础,而先天精气神的修炼又反过来使后天精气神达到理想的境地。培植后天乃所以养先天,固先天乃所以保后天,节制欲望才能有炼精化气的能量,而只有升华了性能量才能真正超越后天情欲。在内丹学中,阴阳交媾又叫做“阴阳颠倒”、“坎离交媾”、“坎离颠倒”、“龙虎交”、“水火交”等,如《还丹复命篇》中说“龙虎一交相眷恋,坎离才媾便成胎”。内丹学文献中描写“阴阳交媾”的文字极富,既有对阴阳交媾的原理的论述,又有对阴阳交媾的景象的描写,还有对阴阳交媾的条件、火候的说明,构成了内丹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
 
由于内丹学是运用外丹烧炼的一套术语来说明内丹的修炼的,故有龙虎铅汞等阴阳之异名;又因内丹学采用了易学象数的语言,故有乾坤坎离之法象。“金丹之道,在易则乾坤坎离,在天则斗箕日月,在丹则龙虎水火,在药则铅银砂汞,在人则夫妇男女,不过曰阴阳二字。”所以内丹学对阴阳交媾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其中虽有种种比喻的名称,但并不能据为实有,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所以说“夫天上地下,乾坤、坎离、男女,内外炉鼎,喻吾一身内外阴阳而言,并无男女等相。”“金丹之道,皆法象也。以铅汞为体,当知铅精汞髓,皆譬喻也。以坎离为名,当知坎男离女,皆虚名也。以龙虎为形,又当知火龙水虎,非有形也。谓如黄芽白雪,神水华池,皆非可见可用之物也。”

内丹学的名词术语都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既不是实指某种具体的事物本身,又不是一种纯抽象的哲学范畴,我们无需对这些概念都一一加以说明,我们以“坎离”一概念为中心,诠释内丹学中阴阳交媾的原理与意义,重点研究坎离水火等概念的意义,尤其乾坤坎离四卦,对说明内丹学的阴阳交媾原理意义重大。
 
内丹学以“乾坤”两卦代表“先天阴阳”、“先天性命”的“纯阳”和“纯阴”,以“坎离”两卦代表“后天阴阳”,由先天“干”卦转为后天“离”卦,“离”是先天阳而后天阴,是“性”、“神”等的代表;“坎”是先天阴而后天阳,是“命”、“气”等的代表。由“乾坤”到“坎离”,代表从先天生命转为后天生命,是生命的顺行方向;由“坎离”到“乾坤”,代表内丹学的逆向修炼,由后天生命返还先天生命。“先天是乾坤,后天是坎离。然先天有乾坤,兼有坎离。后天有坎离,兼有乾坤。”先天蕴后天之化,后天藏先天之机,离是外阳内阴,坎是内阴外阳,由后天之坎离经阴阳交媾,取坎中之真阳填离中之真阴,则离复返为纯阳之干;从阴阳哲理的对称性上亦可说取离中之真阴填坎中之真阳则坎复返为纯阴之坤,如是则后天坎离能返先天乾坤也。

张伯端说:“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干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故内丹学的阴阳交媾又称坎离交媾,而常人是坎离不能相交而落入后天,内丹学修炼是坎离相交而返还先天,故又称为坎离颠倒,《悟真篇》云“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由乾坤坎离四卦可得到内丹学修炼的一套严密的哲理,是内丹学家最通用的一套理论论证方式。《性命圭旨》中有一段专门论述坎离交媾的段落,对此作了系统的说明:
 
夫人也,坎离交则生,分则死,此理之必然,无一人不如此者。盖离 为阳而居南,外阳而内阴也,谓之真汞。坎为阴居北,外阴而内阳也,谓之真铅。修丹之士,若欲返其本,复其初,使龙虎归于鼎中,情性归于窍内,当用“龙从火中出,虎从水中生”之二诀。则炎炎烈火中出飞龙之矫矫,泓澄水底跃走虎以耽耽,始得龙虎相交,向鸿蒙而潜归混沌。继则夫妻合体,从恍惚而竟入虚无,共至黄房,互相吞啖,两情留恋,二气交加,有如天地之媾精、日月之交光,盘旋于祖窍之间,自然复先天未判之气,而成混元真一之精。为大药之根源,作还丹之基本也。
 
此段文字除说明坎离交媾之原理外,还以内丹学特有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阴阳交媾时的景象。其中“龙虎”“性情”“水火”等都是与“坎离”相应的一类术语,无非是比喻阴阳交媾的情景。以“水火”为例,内丹学常以“火”之易上炎代表人的精神容易向外奔驰,胡思乱想,而以“水”之易下流代表人的生理能量“精气”易于往下走失,一上一下,水火不能相交,则身心不能合一,故修炼的关键在于使“神火”向下与“精水”相会,如同夫妻合体,“上下水火自浇灌,二气交结产胎婴”,则能水火相交而得交媾氤氲之妙。

如以人身上下分别阴阳,则水火又可分别代表“心火”和“肾水”,这在人体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中医常有“心肾不交”的提法,内丹学的阴阳交媾并不只是心肾相交的问题,因为阴阳交媾有很多层次,内丹学最后追求的并不是后天有形的身体上的身心交合,而是要进入先天无形的神气合一,但内丹学的阴阳交媾也包含心肾相交这一层意义在内,如《西山群仙会真记》中就有“心上为阳而阴不能到,以肾下为阴而阳不能及,悟阴阳交合,何道之远哉”的说法。但成熟的内丹学则超出了后天“心肾阴阳”的层次而以“先天阴阳”为旨归,“盖心肾阴阳乃父母交媾精血之所化,有气有质,所以随身而有无,至于先天阴阳,从法身而出,乃虚无一气所生,有气无质,所以与天地而长久。”

一般地,越是早期的丹经,对阴阳交媾的理解就越具体,尚有形象可寻,故常指“阴阳交媾”为“心肾相交”;随着内丹学理论的成熟,内丹学对阴阳交媾的理解就越抽象,超越了有形有象的层次,使内丹学理论更具超越性的品味。这种超越性主要表现在,阴阳交媾本身并不是终极的意义所在,阴阳交媾的目的是采取先天一气,从后天的阴阳运化中返求先天的道体。此即上文中以“先天未判之气”、“混元真一之精”为金丹之“大药”是也。

《乐育堂语录》云:“修炼要采阴阳之气机,以为长生之药物;尤要得太极之浑沦,才是神仙之根本。”《道书十二种》云“修真之道,全是盗天地虚无之气,窃阴阳造化之权。其不能感化者,皆因阴阳不能和合之故,如果和合,则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一时辰内管丹成矣。”内丹学修炼之超越的依据在于“先天一气”、“虚无”,而阴阳和合则是与虚无相应、采先天一气的炼功机制和条件。
 
 
这种阴阳交媾的原理与男女夫妻的交合有相通的地方,“又如世间男女相配,两而合一,即能生子生孙,此人道生生不已之象也。人身阴阳相当,两而合一,即能生佛生仙,此丹道生生不已之理也”,故在内丹学中又常以男女夫妻比喻阴阳交媾,世间夫妻交媾产生“凡胎”,内丹学真阴真阳交媾产生“仙胎”,一顺一逆而其理则一,这使内丹学的“清修”与“双修”划不清界限,两派的语言、理论完全可以类比,在“清修”一派是以“夫妻”喻“阴阳”、“坎离”等;在“双修”一派则是以“阴阳”、“坎离”等喻“男女”。在南宗清修一派中常用“身内夫妻”、“男儿怀孕”等比喻身内阴阳交媾,如《泥洹集》中“男儿怀孕是胎仙,只为蟾光夜夜圆。

夺得天机真造化,身中自有玉清天”,《还丹复命篇》中“夫妇同交媾,婴儿始结成”,《翠虚篇》中“胎仙只是交结成,交结惟在顷刻间譬如夫妇交媾时,一点精血结成婴”,《琼馆白真人集》中“怪事教人笑几回,男儿今也会怀孕。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是妙哉”等,可见在内丹学中以男女夫妻喻阴阳交媾比比皆是,这里有某种深刻的原因。从修道现象来看,在内丹学修炼中身心交媾炼精化气的时候,其景象与喜乐和性快感有类似的地方,内丹学家在描述这种境界的时候无法传达其妙乐,对常人而言唯有性高潮时的喜乐差可比拟之。

从理论上看,内丹学的修炼本是以常人两性阴阳交媾而成凡胎类比逆修而成仙胎的过程,虽然两者方向相反,但在原理上又是本来相通的,“故作金丹之道与生身事同,但顺则成人,逆则成仙。顺逆之间,天地悬隔。只要逆用阴阳,自然成就”。阴阳交媾是人的神气相交、身心统一,“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由神气相合而生“玄胎”,但内丹学的阴阳交媾并不是局限于人的身体之内的“人体阴阳”范围,而是要从通过阴阳交媾达成阴阳和谐,进入先天阴阳的本体状态,才能采“先天一气”而为“丹”,人体后天的阴阳交媾,其目标是达成先天的天人阴阳交媾,只有“返本还源”“还虚合道”才是内丹学阴阳交媾的最终目的,否则就只是一般性的健身养生方法而不能完成内丹学的终极超越。“如是皆是养命方,即非无质生灵质,道要无中养就儿,个中别有真端的”,内丹学之“道”要立足于先天本体之“虚无”境界,而一切以后天有形有质之物为基础的修炼只是“养命”之方。
 
在内丹学中有“内药”、“外药”之分,各家内丹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但其中一个主要的意义是以人体内的元气为内药,以先天一气为外药,“内药吾身之元气也,外药即太虚中之元气也”,“内药”和“外药”的关系反映了“天”与“人”的关系。《道书十二种》云:“世间迷人,不知圣贤立言妙义,误认外药为炉火,内药为孤修。殊不知先天真阳从虚无中来,乃属于彼,故谓外药。先天既来,归根复命,即属于我,故谓内药。”阴阳交媾是为了采取“先天真阳”,而先天真阳即是从虚无中的先天一气而来,因其来源不在人体之内而来自于虚无,故称“外药”;但既来之后,与人体内精气神相结合,以先天点化后天,则“外药”成为“内药”,这可以说是内丹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阴阳交媾与先天虚无一气的关系很重要,能否自觉到后天的阴阳交媾是为了返还到先天的虚无本体境界,是区别成熟的内丹学和一般的内养术的一个关键性标志。
 
阴阳交媾是采先天一气之契机,一旦采得先天一气,则顿时得入于虚无本体,此际即可称“丹成”了。内丹学常把此时之境界形容为瞬间得道、片饷结丹,都是强调阴阳相交而短时间内“结丹”“成胎”,犹如禅家之见道,顿悟自性本来面目。因为这一步是关键性的,是进入超越境界的标志,强调其意义是有道理的,但并不意味着内丹学的修炼到此完结,无论是在这一阶段之前还是在这一阶段以后,都有渐修渐进之功夫,就象禅师开悟之后仍有保任之工夫一样,这种境界还需要“如龙养珠”、“如鸡抱卵”的调养工夫。内丹学“百日筑基”、“十月养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等修炼过程之说虽非确指,然亦反映了内丹学修炼是一个渐进的历程,故片饷结丹只是表示从后天转入先天的开始,“婴儿”、“仙胎”等标志着内丹修炼已得到根本性的成果,已经初入先天本体境界而超越后天有形的生命,进入这一本体境界是瞬间的,其方式是“顿悟”性的,但是正如人的“胎婴”虽已初具“人形”却仍需要经过精心的护养才能长大成人一样,“仙胎”要成就为功能齐全的圆满的“神仙”也还需要“长养圣胎”的后续保任功夫,阴阳交媾而成的“胎仙”并不是内丹学修炼的终结。
 
这种阴阳交媾而入于虚无本体之境界,在内丹学中又被称为“玄关一窍”。玄关一窍不是一种人体中具体的部位,而是一种后天返先天的一种临界状态。由于内丹学文献中对玄关一窍虽非常强调但却未予以明确的定义,指为内丹学成仙之秘而语多隐喻,众说纷纭,使人难识庐山真面目,综观各家内丹学文献对玄关一窍的说明,从对内丹学的整体诠释的高度,我们认为玄关一窍是阴阳交媾从后天到先天的临界状态,是进入本体性的超越境界而采取先天一气的契机。一方面玄关一窍不是任何人体具体的部位,不是纯生理性的穴位;另一方面又在人体内有某种特殊性的功能效应,进入这种临界状态时好象体内的“玄窍”被打开了,它又不是纯心理性的状态,所以称为“玄关一窍”
 
阴阳交媾导致的身心变化,仅举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中一段话即可窥其一斑:“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在身心阴阳交媾的状态中,能导致妙乐,然以超越之眼光视之,乐境亦无可执着,执之又落入凡夫境界,未能臻于无相之化境也。
 

 
阴阳的矛盾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变化发展,从先天阴阳的和谐状态中演进为后天阴阳的分离状态,这是事物“顺行”的演化方向。阴阳对立是变化之本,而阴阳和谐是存在之基,生命的顺向演化是从生到死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内丹学的修炼是从后天的阴阳对立重返先天的阴阳和谐,调整生命的演化方向,使生命系统更稳定更有序,这是生命的逆向演化方向。在人的生命系统中,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存在,通过意识的自我调控,人不仅是一个被动的成长过程,人还是一个主动自觉的成长过程。“顺阴阳之化则死,逆阴阳之化则仙”,人可以通过能动的修炼做阴阳的主人,通过阴阳交媾而实现阴阳和谐,达成对阴阳的超越。
 
生命就是能量的开花,能量是喜悦、充溢和智能的源泉。生命的痛苦和空虚不是别的,那正是生命缺乏能量的表现:由于无数的执着与分别,由于情欲的发泄,人的生命能量在不断地被消耗,人于是变得枯寂与虚弱。人越是枯寂与虚弱,人就越变得贪婪与占有;人越是贪婪与占有,人就越变得枯寂与虚弱。这就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恶性循环,人所积累的一点点能量总是被用于发泄性的消耗,人从来没有成为自己能量的主人。每当一个人能量充溢的时候,他就开始寻求发泄的途径,而发泄之后他就解除了能量的负担,但也同时变得虚弱。

这就是人世间生命的“轮回”,人从性的结合中诞生,人也在性的追逐中耗尽了生命能量。跳出这个轮回,让生命能量找到新的途径,使之转化与升华并最终融进无限的能量大海,这就是内丹学“阴阳交媾”的意义,这就是内丹学“炼阴成阳”的意义。你的能量充溢了,但你并不让它从通常的渠道发泄掉,而是透过虚静与觉知让它往上走,能量被不断地净化和提升,你的生命变得越来越饱满,充溢着喜悦与优雅,在某个临界点上你的生命会发生飞跃,你的自我消失了,一个无限的超越的你诞生了,那就是开悟,那就是成道。

修道可以有无数的方式,你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达到解脱,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命能量的开发,一个能量枯寂的人是不可能开悟的,开悟不是别的,开悟正是意谓着能量的开花,你的能量是如此的充溢以至于它必须爆炸而成为无限的海洋般的生命存在。在那终极的超越境界里,人体完全统一到太虚本体中,就象波浪融进了海洋,人的有限的存在被融进了无限的境界,从后天的阴阳对待返还到先天的阴阳和谐的“道体”之中,这就是内丹学“阴阳交媾”的终极的意义。

    标签:丹道(193)

    登录评论 (已有 条评论) 点击登录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