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一个专业的气功网站!

入定有三种层次:心平气和,淡定,寂定。

叁紫道人

入定有三种层次:心平气和,淡定,寂定。

心平气和是“安炉立鼎”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属于一种人为状态,受我们后天的意识支配。

而“淡定”就是“营亥待子”阶段所要营造的一种定态。

它贯穿于整个的小周天阶段,属于“一半人为,一半天然”的状态,在这里后天的意识要顺应先天的意识。“寂定”则是大周天阶段所要进入的真空大定,属于纯自然而天然的状态,也是纯先天真意主事的状态(实际上,本门所言之大周天指的是天人合一的大周天,以丹道层次而言,是属于采大药到十月怀胎养婴阶段)。

与淡定和寂定相对应的四字口诀为:静、虚、忘、定。其中静、虚对应于淡定阶段,而忘、定对应于寂定阶段。
 
“静”字诀。静是相对于动而言的,动有形动、有意动,故静也有形静、有意静。形静是指身体不动;意静是指心不动。身不动比较容易,而意不动却很难达到。意不动实际上是思不动,也就是《唱道真言》所说的“无思”状态。然而“无思”是指没有游思杂念,而不是一点思想也没有,若是一点意也没有就是顽空状态,乃修炼的大忌之一。所以要达到心的清静,必须要先达到心的干净,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即可认为是达到了静的状态。
 
“虚”字诀。虚字诀实际上是指在达到静的状态之后,再进行更进一步的静,最后就会达到一种我与大自然合一的状态,好像是整个的自然与我成为一体,这就是虚的状态。
 
“忘”字实指,在进入静虚之态后,还要忘掉这种状态,忘掉自己的身体的存在,忘掉静虚之态是在自己身体内部的静虚的状态,总之要以不求而求之法求之。
 
“定”字实指,要在这种状态之中定住,定即是不动也,不动即是不变也,也就是要保持住这种状态而不改变。
 
根据本人的体悟,真正的“定”的状态并不是将心神、意念硬硬地、死死地凝聚在某一个部位,恰恰相反,而是将心中的杂念全部地去除掉,从而达到一种空明状态。如果死硬地将意念集中到某处,这种意念本身也是杂念,而入定的过程也就是消除杂念的过程,这里到了最后不仅是没有了与修炼无关的杂念,就是连刻意地意守的意思也不再有,从而进入了一种真空大定的状态。

如果修行到了阳光三现后的止火阶段,就是保持住这种真空大定即可,若是没有到那个地步,还处于内气运行的阶段,就要在这个空定的基础上加一个了照之意于丹田即可。这一理论的根本点在于,心就像一个装东西的容器一样,本来是虚空而不有的,大多数人在这个虚空之中装的是杂妄之念,把这些杂妄之念去除掉,也就是见到了本心,也就是见到了本来人,也就是明心见性,所以入定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去掉杂妄的过程,为了使初学者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技术,才要求凝神于窍,若到高级阶段,实是守于真空、归于大定即可。
 
注意:在小周天的有为阶段,入静是为了凝神,如果只是入静而神不能凝(即落入散乱),就会进入顽空状态,这是修行的一个大忌。
 

标签:入定(6)

登录评论 (已有 条评论) 点击登录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