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沉丹田与腹式呼吸
常见的呼吸方式主要有两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因此,胸腔也增大,但腹部仍保持平坦。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此时横膈肌下降,腹肌隆起,腹压增加。
腹式呼吸又有顺式和逆式的区别。逆腹式呼吸吸气时腹肌内缩,呼气时腹肌放松外凸。逆腹式呼吸常见于太极拳演练之中,传统气功则大都采用顺腹式呼吸。
气沉丹田,最早见于清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但文中仅提此一句,未作详解。
近人杨澄甫(杨式太极拳宗师)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提到“含胸拔背”时,曾作这样解释:“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是针对人们练拳时气容易上提,从而产生憋气和上重下轻、重心不稳的毛病而提出来的。因为让胸部肌肉放松,腹肌收缩,可以降低腹压并使丹田向上合抱,这样便有利于外气贯入丹田,并发挥下守重心和引动形体的作用。
清人苌乃周的《苌氏武技书》中有一篇《聚精会神气力渊论》,曾说到“聚气”。文云:“神以气会,精以神聚,欲求精聚神会,非聚气不能也。聚之之法,惟将谷道一撮,玉茎一收,使在下之气尽提于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气,尽力一吸,使在上之气,尽归于下,而不上散,下上凝合,团聚中宫,则气聚而精凝,精凝而神会,自然由内达外,无处不坚硬矣。”这个“聚气”,是指逆腹式呼吸在吸气时结合提肛,使清气沉入丹田。
传统气功所说的气沉丹田与上述武家不同。
传统气功为了实现凝神气穴,意守丹田,常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通过以意领气,不断引导外气进入丹田。它所采取的是顺腹式呼吸,而不像武家那样采取逆腹式呼吸。它可以顺着吸气,让意念引气沉入丹田;也可以顺着呼气,让意念引气沉入丹田。丹功中称此为“神息相依”“气气归根”。
《道乡集》说:“神不依息必外弛,息不依神难自伏,是以神依息而定,息依神而安,互相依附,始归大定。”沉的方法是“意息相随”。
其实,人的呼吸从鼻腔吸进空气之后,便通过气管进入肺泡,气体根本不可能进入腹部的丹田;呼气时是将气体排出体外,更不可能进入丹田。所谓气沉丹田,纯是主观上的一种感觉运演。传统气功作功时,通过意念将诸多呼吸动觉整合成一道从咽喉沿任脉路线至丹田的呼吸动觉移动线,意念就是跟着这道移动线进入丹田。这样,便会产生气沉丹田的感觉。
比如吸气时的气沉丹田,便是以膈肌下降和腹肌外凸的动觉为主,组成一道呼吸动觉移动线;而呼气时的气沉丹田,则是以鼻腔向外向下排气的动觉为主,并将这种动觉迁移至咽喉处,再配合腹肌内凹的动觉,以此组成一道呼吸动觉移动线。这种动觉整合,只要想一想,便会自动完成。
气沉丹田,可以建立起意念、气息和任脉经线的条件联系,可以激发任脉经线的真气,可以强化呼吸运动产生的震动波和内压力对丹田的激惹,从而激发丹田的气机。根据以上所述,可见气沉丹田是传统气功对腹式呼吸的一种巧妙运用。
二、丹田呼吸与腹式呼吸
传统气功在神息相依、气沉丹田之后,丹田部位会出现热感,出现内气跃动。
这说明功夫已有一定积累,意念、气息和任脉经线的条件关系已经建立,此时便要将呼吸的注意点从鼻端和任脉经线转到腹部的丹田部位,觉得就是丹田在吸气、呼气。此即古人说的“出从脐出,入从脐灭”(《摄生三要》)。这就叫丹田呼吸,丹经又称“气穴呼吸”。《道乡集》说:“只有后天气息息归根,进行气穴呼吸,才能引发先天祖气。”这一阶段重在意守丹田,凝神气穴。
如果说前一阶段主要是建立起意念、气息和任脉经线的条件关系,那么这一阶段则主要是建立起意念、气息和丹田的条件关系。此时意念不是跟随气息从鼻腔经任脉经线落入丹田,而是直接守住丹田,呼吸之气也觉得不是经任脉经线进出,而是直接从丹田进出。意念、气息和丹田已经凝抱一起。这样,便能对丹田进行更有效的激惹,从而促使真气的萌发和集聚。清代气功名家黄元吉说得好:“欲收先天元气蕴于中宫,生生不已,化化无穷,离不得一出一入之呼吸,息息归根,神气两相融结,和合不解,然后后天气足,先天之气生始有自也。”
所谓丹田呼吸,即“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这也是经过呼吸动觉整合之后的一种主观感受。因为此时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吸气时的腹肌外凸和呼气时的腹肌内凹上,并以此两种动觉为主,整合成一种“丹田呼吸”的动觉移动模式。而吸气时膈肌下降的动觉,呼气时膈肌上升复原的动觉,以及其它呼吸动觉,均被分别整合到这个动觉移动模式之中,于是便产生了“丹田呼吸”的感觉。
丹田呼吸持续一段时间后,丹田部位会感到明显的发热以及内气跃动,这时便要尽量减弱意守的心理强度,并让呼吸运动变得更加柔长细缓,达到古人说的“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同时,还要让意念和气息凝抱一起,达到神气合一,神气相住。而且还要和功中出现的内气团凝结一起,好像是丹田在呼吸,又像是内气在跃动。这种状态古人称之为胎息。
丹田呼吸是腹式呼吸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而胎息则是丹田呼吸弱化的一种表现。
三、传统气功对腹式呼吸巧妙运用
传统气功对腹式呼吸有巧妙的运用。因为呼吸是介于随意和不随意之间的一种骨骼肌运动,而气功的调息则属于随意性的骨骼肌运动,所以气功可以对呼吸的运作方式进行种种改变,从而更好地发挥吐纳运动在功中的动力作用。这种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改变呼吸的自然节律。如让呼吸的频率变慢,常人每分钟呼吸为16~20次,气功要求呼吸做到柔缓,练功有素的人,每分钟可减至5~6次,乃至2~3次;如改变吸与呼的时限比例,可以吸长呼短,也可以吸短呼长;如改变呼吸的结构,可以吸—停—呼,也可以吸—呼—停等。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意念运作,将诸多动觉进行整合,从而建构起多种不同的动觉移动模式。下文拟对后一种情况稍加阐述。
呼吸动觉,从心理学角度上说属于机体觉。
机体觉是由有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引起的。人体在消化、呼吸及泌尿生殖器官中都有内感受器,内感受器比较高级的中枢在下丘脑,并在大脑皮层有代表区,因此皮层能控制有机体的一切内部过程。机体觉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具有不确定性,缺乏准确的定位,所以有人曾称之为“黑暗感觉”;其二是在通常情况下,内感受器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因此,常常不能意识到。但是气功修习进入虚静境界,因为排除了外部世界的干扰,并且将意识引导到机体内部,所以不但能感受到呼吸动觉,还可以将诸多动觉进行整合,根据功法需要,建构起各种不同的呼吸动型。
传统气功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经过动觉整合建构起来的呼吸动型,大约有下述三类:
直线型的呼吸动觉移动模式
其特点是将诸多呼吸动觉整合成一道沿任脉(或督脉)经线移动的动觉移动线,主体便顺着这道移动线作功。因为功法不同,其呼吸动觉的整合方式也不一样。
有这么几种情况:
1、呼升吸降法的动觉整合。这是以膈肌升降产生的动觉为主整合成的动觉移动模式。呼气时意念随膈肌复位上升的动觉而上达颅顶,吸气时意念随膈肌下降而达丹田或会阴。古人说的“呼接天根,吸接地脉”便属这种情况。
2、吸升呼降法的动觉整合。这是以鼻翼肌作功产生的动觉和肋间外肌作功产生的动觉为主整合成的动觉移动模式。吸气时将鼻翼肌收缩向内向上吸气产生的动觉,迁移至丹田或会阴处,再配合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向上移动的动觉,整合成一道自丹田或会阴而上达颅顶的动觉移动线。意念便随着这道动觉移动线作功。
呼气时则相反,将鼻翼肌作功向外向下排气的动觉,迁移至颅顶,再配合肋间外肌放松时肋骨向下复位的动觉,整合成一道自颅顶而下达丹田或会阴的动觉移动线。意念便随着这道动觉移动线作功。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介绍的一种小周天功,吸气时“以意默运真气,转过尾闾,循夹脊而上贯脑部”,呼气时“以意运此气下归丹田”,便属此种情况。
3、吸降呼降法的动觉整合。吸时同上述第一种吸法一样,呼时同第二种呼法一样。此种动觉整合可强化“降气”的作用。比如丹功中的“气沉丹田”便常取“吸降呼降”的动觉移动模式。
弥散型的动觉移动模式
它的特点是将诸多呼吸动觉整合后予以泛化,组成一种向全身弥散的动觉移动模式。
它有两种表现形态:
一是自上而下的弥散。随着吸气和呼气,觉得气息正源源不断地向胸腹腔乃至双下肢弥散、充盈。呼吸时“觉气如云行体中,经营周身,濡润形体,浇灌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
二是自外而内和自内而外的弥散。吸气时觉得气息正从全身所有毛细孔进入体内,并向胸腹腔所有组织器官弥散;呼气时又觉得气息正从胸腹腔所有组织器官的深处向胸腹腔弥散,并通过全身所有毛细孔向体外散发。朱熹《调息箴》说的“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说的就是这种弥散式的动觉移动模式。
窍位型的动觉移动模式
其特点是以呼吸时腹肌伸缩产生的动觉为主,并将鼻翼肌作功的动觉迁移至腹脐部位,组成一种“出从脐出,入从脐灭”,在固定窍位作功的动觉移动模式。上述的丹田呼吸和胎息,正是这样一种动觉移动模式。这种模式能持续地对丹田部位进行柔和的激惹,从而有利于丹田气机的萌发。
综上所述,气沉丹田、丹田呼吸和腹式呼吸,显然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各自的独特内涵,对修习气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标签:下丹田(3)
气功学网心语:行善积德以修心,心静心稳再修真,积精累气入玄门,始知我命不由天,气功学,学气功!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