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里有一个道家特殊的修炼穴位--阴跷穴,历代丹道内丹家都视为珍宝,自古就有"阴跷一穴秘不宣"的说法。
庄子以"真人呼吸以踵"说起。
踵"是脚跟的意思,所以有的人说要用脚跟来呼吸,当然这在生理上讲不通;还有的人说"踵"是"接踵而来"的意思,比喻呼吸的连绵不断,如此将养生真言文学化,更是小看庄子了。
"踵"其实就是阴跷穴。
脚跟处正是阴跷脉的起始端,再结合上古丹诀"当呼吸之机,则从阴跷迎归炉"的说法,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阴跷穴在人体的前阴与后阴之间的凹陷处(也叫会阴穴)。
与头顶上的百会穴是一条直线上的,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
它统摄着真气在全身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所以说,阴跷穴发生作用,连带阴跷脉,在脚跟一定会有感应。
其实何止脚跟,全身都有感应,"真人呼吸以踵" 其实是借脚跟来暗讲阴跷穴的。
养生要抓核心,阴跷脉的核心就在阴跷穴,激发阴跷穴最大潜能的方法就在静坐的时候。
静坐的姿势,是所有的门派共同的,道家、佛家,都是一样。
静坐的方法是先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坐在地上或普通椅子上,百会(头顶)、颈椎、尾椎成一条直线,可以调整头的角度,体会一下全身放松的感觉, 就是整个身体略微往上抬一下,再往回收一点的那个状态。
这样每天静坐15~20分钟,不要追求身体的反应,一切顺其自然。
待用功日久,真气充裕以后,就会感觉腰间像有个暖水袋捂着一样,热乎乎的,异常舒适。
这时只要把这似有还无的一物以意送入阴跷穴即可。
不要纠缠什么腰间到阴跷的路线,更不要琢磨路线的宽窄。
人身原本就是处处贯通,并不存在什么特定路线。
只要一闪念,腰间热力便已到阴跷,如同在山中一叫,四处都有回声。
当真气已经灌注到你的阴跷穴时,会感觉像小草发芽般有微微的动感,说动却不对,又像是下小雨时阴阴静静的光景,那种感触非动非静,在动静之间。
只要阴跷中感觉一到,你就不要去管它了,只安安稳稳地坐下去,阴跷中的感觉自然会反射到全身。
这时全身如泡澡般舒泰,腹内的感觉好像刚饮了酒,这是精气神在蒸腾互化,此时只管静心享受,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阳气升起,这便是古人不传六耳的种阳法了。
当阳气引入到阴跷穴后,贵在能平心静气,不生邪念意淫,方能免阳旺施淫,方补即泄的危险。
这也是古人对于阴跷一穴秘而不宣的缘由。
标签:阴跷(2)
气功学网心语:行善积德以修心,心静心稳再修真,积精累气入玄门,始知我命不由天,气功学,学气功!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