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一个专业的气功网站!

丹道之南宗

叁紫道人

南宗创始于北宋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浙江天台人,987--1082),因该派流传于南方地区,传人也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以张伯端之号又称紫阳派,以地域又称天台宗。
 
张伯端得内丹法诀于刘海蟾,得诀而作《悟真篇》,传法于石泰。石传薛道光,薛传陈楠,陈传白玉蟾。道史称此五人为南宗五祖。南宗五祖中,张、石、薜、陈四人皆非道教中人,自白玉蟾始为道士传法。
 
南宗为“先命后性”的修持法脉,其传承为清静与阴阳双修两种方式。清修法诀为白玉蟾所承传,并有发挥。阴阳双修法诀始露自张伯端之弟子刘永年(另一弟子为石泰)之《三乘秘要》。一般认为,南宗以阴阳双修为正宗。
 
有关南宗“先命后性”要旨,张伯端《悟真篇》言:“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收取满堂金。”这里讲到,“虚心实腹”是性命双修功夫,然因“虚心”先要“识心”,这步功夫比较艰巨,不如先从命功炼起,打下生命基础再去炼性。
 
明彭好古对此诀注解说:“虚心为性功上事,实腹为命功上事,二者俱有深义。

然人心浮动,如何得虚?

不若炼铅服气,先实其腹,使金精之气充溢于身,然后行抱一之功以虚其心,则性命双修,形神俱妙,而大修之事毕矣。”(仇兆鳌陪真篇集注》)与北宗“吾学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宗认为“真精与元气,此是大丹基”(石泰艇源篇>)。南宗不是不重视性的修炼,而是认为,只有先保住命基,才能为“了性”创造条件。

故其将炼己修性放在最后阶段。
 
南宗的清修理论认为,人之一身乾坤阴阳俱足,不必外求。如白氏清修法脉的传人俞琰在《易外别传》中认为:“人知吾身自有日月,则往来不穷之妙只在吾身,而不必索之高远矣。”白氏直接阐法日:“自耕自种自烹炼,一日一粒如黍然。”(髓藏辑要·白真人集)
 
南宗的阴阳双修理论宗承于《周易参同契》,认为人的元气亏损从同类异性采补最为便捷。特别年老体弱之人,若走清修的路子,可能要花若干年才能在体内聚积起元气来,那时身体早已等不及了。如从同类采补,就如同老树嫁接新枝,新生有望。
 
张伯端在《悟真篇》中直讲:“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此与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之“同类易施工,非类难为巧。欲作服食仙,当以同类者”同出一辙。南宗阴阳双修法诀分为三乘,中、下乘行“体交法”,上乘则行“神交法”,皆为双修双补、利己不损人之大法,与世之采战御女大有分别。因其易被误解,故南宗历代阴阳派大家皆不肯轻泄其诀。不过此法当今已非为难知之秘,只是门外人不得知其法要细微而已。
 
南宗与北宗,大约在元代基本实现合流。这说明,丹法门派的特色与其传承对象的关系都不是绝对的,会随着时代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与时相适,与人相适。

    标签:丹道(202)

    登录评论 (已有 条评论) 点击登录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