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东西“,人类即不能生存,修炼亦无法进行!
静坐与呼吸,关系至为密切,几乎没有一本仙经,不谈到呼吸的问题。火候上的运用,主要是风火两项。火是真意、元神;风,是呼吸。没有呼吸,人类即不能生存,修炼亦必无法进行。由此可知,对于呼吸的了解,实在非常必要。
呼吸分类,有外呼吸及内呼吸两种。现在就外呼吸及内呼吸的范围,逐步加以说明:
一、外呼吸
外呼吸,又名体外呼吸,是指人鼻孔出入空气而言。这种呼吸又可以分为:
1、胸式呼吸
又名凡息,即一般人之正常呼吸。呼吸时,肺部张缩,不待学而能。
2、腹式呼吸
因是子称腹式呼吸为自然呼吸。这种呼吸,吸气时腹部外凸,呼气时腹部收缩。作用比胸式呼吸稍佳。
3、逆呼吸
因是子称逆呼吸为正呼吸,完全与腹式呼吸相反。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腹部外凸。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呼吸,普通人不易学,甚且往往流弊丛生。
二、内呼吸
内呼吸,又名体内呼吸,是指人之呼吸,不经口鼻,而在体内自然存在,维持生命的一种呼吸作用。这种呼吸是以外呼吸为基础,然后逐步修炼出来的。这种呼吸是修仙的必经过程,亦锻矿出金所必须。人的生死,完全由于呼吸的宰制。
因为人体自母体内带来的一点元阳,是人的固有生存元素,是外界任何物质,无法完全代替或补充的。(仙学尚有天元、地元的方法,可惜现在知道的很少。)这个固有生存元素,有一天使用完了,这个生命也就终结。这个生命的个体现象,好像搜集业中的煤矿产业,一经人类采掘燃用,只有减少,竟至一点都没有,除仙家返还之法外,是无法人工再造的。
得小药,是筑基的事情。筑基的意义,即是说把破漏的身体重新补充,要到阳气旺盛,探得小药,才算完成。能得此小药,身体始能如十六岁纯阳之体。这是对于身体业已耗用之元素,利用仙学原理及诀法,使其再生再造所致。这种再生再造的能力,是在内呼吸的作用下完成的。
内呼吸所以能促进长生,道理就是如此,现在再就内呼吸,按其程度,加以分析如次:
1、武息
火有文武的分别。为了风火同用的道理,风亦有轻重的分别。因此息亦有文武的分别。武息、文息的名辞,即缘此而产生。所谓武息,即呼吸紧重之谓。武息由呼吸的长短,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和用途:
呼吸等长时:用于子时位的武火,有念时亦可用之。
呼长吸短时:用于退阴符时的武火。
呼短吸长时:用于进阳火时的武火。
2、文息
呼吸轻微,出入相等,绵绵不绝,微妙自如,用于沐浴的时位。
3、真息
静坐之际,无口鼻的呼吸,虽有呼吸器,似乎没有用了。但在静坐之外,则与常人同。真息初现时,会感觉(仙学的修炼过程,所产生之内外景,都是感觉,不是知觉,否则必非真境,而属幻境,千万注意。)
胸腹一片光明,这种光明,有的人是渐现,有的人是顿现。光明刚开始时,如云雾罩置在胸腹一带,稍后“云雾”慢慢消失,只有明明朗朗一片,有气一上一下,往来口鼻、脐下之间。稍久,气机更加旺盛,往来口鼻、脐下之气,渐渐不见。工夫到此,即到达真息的境界。这种真息的情形,虽是大静,但是还不能入定,必须再下苦工,方有希望。真息的主要用途,是在“炼精化气“。
4、胎息
做完真息工夫,以后才能采得大药。在采大药之前后,有一段时间会入定(定有昏定及正定之分),这一定有好几天,能不能采得大药,要看工夫是否真实而定。胎息的情形,初时是必须入定才能有。否则还只是大静。胎息的工夫,到末后来是不管任何时候,皆可达到“无口鼻呼吸”的程度。
在开始的三个月之间,只觉得二气在脐轮之虚境,微微震动。到了四、五个月之间,二气都定了,食气已经绝灭。到了六、七个月之间,心不生灭,完全没有昏睡(睡而神不昏)。到了八、九个月之间,百脉已经停住,不再跳动。到了十个月,胎就全了。精气神合一的“神”,归于大定。这一定,就有六通的效验。这六通是:漏尽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境通。以上不过是胎息的过程,至于胎息的主要作用,便是“炼气化神”。
内呼吸的程度,是一层一层深入的,前面把武息、文息列在真息、胎息之前讨论,是基于它是内呼吸的初步训练,是必经的调息工夫所以一起论及。这一点并不是说武息、文息,就是纯正的内呼吸,只是表明它是内呼吸的训练过程,与内呼吸有极深刻的渊源。
标签:丹道(75)
气功学网心语:行善积德以修心,心静心稳再修真,积精累气入玄门,始知我命不由天。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